当前位置: 趾甲沟炎专科治疗医院 >> 趾甲沟炎症状 >> 千真万确中草药大黄的传说和功效
--------------------------------------------------------------------------------------------------------------------------------------------------------------------------------------------------
从前有个黄姓郎中,承袭祖上擅长采挖黄连、黄芪、黄精、黄芩、黄根这五种药材为人治病,被广誉为“五黄先生”。那时,每到春三月时,郎中便进山采药,为此常借宿在山上一农户马峻家中,至秋末方才离开。马峻一家三口十分善待他,久而久之他与马家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谁知人有旦夕之祸。一年马家遭了火灾,房子财物被烧光,马峻妻子被烧死,剩下的爷儿俩也只能住山洞里了。郎中费了很大精力才找到父子俩,他对马峻说:“你带上孩子跟着我挖药吧。”于是他们终日相伴,以采药、卖药、治病为生。渐渐地,不识药性的马峻熟悉了五黄药。有时郎中不在家,他也偶尔学着为人治病。
有年夏天,一位孕妇身体虚弱,骨瘦面黄,因泻肚子来求医。恰巧郎中不在,马峻把治泻的黄连错给成了泻火通便的黄根,结果孕妇服后大泻不止,差点丢命,胎儿却死了。
这事被告到县衙,县官立命抓来马峻,要以庸医害人治其罪。这时,郎中赶来跪在堂前,恳求县官老爷判自己的罪,说马峻是跟他学的医;而马峻更是羞愧,自愿领罪受罚。这样一来,县官倒对两人的情谊十分敬佩,想了想这五黄先生素有声名,那孕妇素体羸弱,孕期也短,就责罚两人给孕妇家些银两,把他们放了。
不过县官最后对郎中说:“你那五黄药的‘黄根’既然比其他四样药厉害,应该改个名儿,免得日后混淆再惹祸。”郎中连连点头,回家便把黄根改叫“大黄”,以利区别。这名字于是就传开了。
大黄
将军、川军,生军、马蹄黄、锦纹。
多年生草本,高达2米。生于林下阴湿处。肉质根及根状茎粗壮。茎中室绿色,平滑无毛,有纵纹。单叶互生;具粗壮长柄,柄上生白色短刺毛;基生叶圆形或卵圆形,长宽均达35厘米,掌状5~7深裂,裂片矩圆形,边缘有尖裂齿,叶面生白色短刺毛;茎生叶较小(南大黄基生叶5浅裂;鸡爪大黄叶裂极深,裂片狭长)。秋季开淡黄白色花,大圆锥花序顶生;花被6裂,雄蕊9个。瘦果矩卵圆形,有3棱,沿棱生翅,翅边缘半透明。根及根状茎入药。秋末冬初采收,去粗皮,切片干燥备用。
分布于西北、西南各省,南方高寒山区有栽培。
苦,寒
泻实热、破积滞、行瘀血。用于治疗:小儿蛔虫性肠梗阻、肠胀气、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烫火伤、高脂血症、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乳糜尿、甲沟炎、神经性皮炎、软组织扭、挫伤、复发性口疮、急性乳腺炎、乳头裂、手癬、血栓浅静脉炎、慢性前列腺炎、脓疱疹。
小儿蛔虫性肠梗阻。
药方组成:生大黄粉15克,大米粉10克,蜂蜜克。
用法:将上方用适量温开水调匀、每小时服10毫升,至排出蛔虫,症状消除为止。
肠胀气。
药方组成:大黄30克,米醋适量。
用法:将大黄研细末,加米醋适量调成糊状,敷于两脚心(涌泉穴)、每次2小时,可用2-3次。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药方组成:大黄粉适量。
用法:每次3克,每日2~4次,温开水送服。
烫火伤。
药方组成:大黄30克,黄连6克,生地榆30克冰片3克,香油适量。
用法:研极细末,香油调成糊状,涂伤面上,每天2~3次。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药方组成:大黄适量。
用法:每日9~12克,用沸水毫升冲泡,待温后徐徐吞咽。每2小时泡服1次。连服2~4天。停用其他药。
高脂血症。
药方组成:生大黄粉克。
用法每日3次,每次3克,胶囊装,开水送服。连服2个月。治疗期间停服其他药。
乳糜尿。
药方组成:大黄粉15克,鸡蛋3枚。
用法:将鸡蛋打一小孔,倒出蛋清,每枚蛋填入大黄末5克,与蛋黄搅匀,将蛋孔用面粉糊好,蒸熟。去壳,面汤送服。体健者每天次,体弱者隔日1次,7天为一疗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