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趾甲沟炎专科治疗医院 >> 趾甲沟炎护理 >> 远离压疮,重在预防世界压疮预防日义诊通知
“褥疮”疾病知多少
压疮又称压力性损伤,俗称“褥疮”。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发展,压疮日益成为世界各国需要面对的严重问题,带来巨大的社会负担。为了促进全球压疮预防水平的提高,年起,将每年11月的第3个星期四定为“世界压疮预防日”。
在年“世界压疮预防日”到来之际,烧伤与皮肤修复外科联合伤口造口门诊,组织此次义诊活动,欢迎来访咨询。
时间:年11月18日,9-11点
地点:秀英院区新门诊大楼一楼(秀英区秀华路19号)
义诊范围
1.压疮及各类慢性创面(糖尿病性溃疡、皮肤慢性溃疡、药物性皮肤损伤);
2.火焰烧伤、烫伤、化学烧伤、热压伤、电击伤、放射性损伤、冻伤;
3.创伤性皮肤损伤修复重建;
4.各种瘢痕整形和非手术治疗、康复治疗;
5.皮肤浅表肿瘤:脂肪瘤,皮脂腺囊肿,腱鞘囊肿、血管瘤、皮肤癌等;
6.皮肤感染:甲沟炎,蜂窝织炎,丹毒,皮下脓肿。
义诊科室:烧伤与皮肤修复外科伤口造口护理门诊
联系
你知道吗?
压疮
一.定义
压疮,又称压力性损伤,是位于骨隆突处、医疗或其它器械下的皮肤和/或软组织的局部损伤。可表现为完整皮肤或开放性溃疡,可能会伴有疼痛。损伤是由于强烈和/或长期存在的压力或联合剪切力导致。软组织对压力和剪切力的耐受性可能会受到微环境、营养、灌注、合并症以及皮肤情况的影响。
二.导致压疮的危险因素
压力、剪切力和摩擦力;潮湿;局部皮温升高;营养不良;运动障碍;体位受限;手术时间;高龄;吸烟;使用医疗器具;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等。
三.如何预防压疮
1.正确评估风险
2.选择合适的减压装置
3.及时给予体位变换
4.做好皮肤护理
5.管理好大小便
6.营养支持治疗
7.掌握正确的预防压疮相关知识
四.压疮的治疗
1.局部减压
2.防止感染
3.加强营养
4.及时就医
小提示:压疮预防胜于治疗
居家老人预防压疮关键在于去除压疮发生的诱因,做到“五勤,一加强”:
一勤:勤翻身。对于卧床老人勤翻身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压力解除法。
二勤:勤擦洗。保持皮肤清洁,要经常为老人擦洗身体。
三勤:勤按摩。对于长期卧床无自主活动能力的老人,照护者每日应对其进行被动肢体锻炼,尽可能维持关节的活动性和肌肉张力,促进肢体和皮肤的血液循环,减少压疮的发生。
四勤:勤更换。保持床单、被罩及衣物清洁、干燥,要做到随湿随换。
五勤:勤观察。每日为老人擦洗身体、更换衣物时做到仔细观察,看皮肤有无压红、水泡、破溃等现象,发现问题及时咨询专业医护人员,使早期的压疮尽早得到专业治疗护理。
一加强:加强营养支持。对营养缺乏、消瘦、体弱的老年人,应合理调整饮食结构,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纤维素、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甲沟炎
甲沟炎是甲沟部发生的感染,表现为红、热、痛,有脓性分泌物等。正确的日常护理可有效的减少甲沟炎的复发:
1、注意手或足部指(趾)甲的卫生,剪指(趾)甲不宜过短,甲旁有微小损伤时,应及时处理包扎,防止发生感染。
2、平时爱护指(趾)甲周围皮肤,穿宽敞舒适的平底软鞋,减少摩擦、挤压。发现脚趾相互挤压时应放入适量消毒棉或软物在趾缝中,使其相互隔开,防止压迫趾甲嵌入甲沟。
3、指(趾)甲修剪时不可过深,避免伤及甲床或甲周组织。
4、养成良好习惯,睡前温热水泡脚,以减少对局部的刺激和压迫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5、平时注意手足指(趾)甲的养护,洗手后、睡前涂抹凡士林或护肤膏,可增强甲沟周围皮肤的抗病能力。
6、如发现甲周红、肿、疼痛等症状请及时就医。
静脉性溃疡
一、下肢静脉曲张是最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之一。病因归咎于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壁薄弱和静脉内压力升高。
主要表现:
当病人站立时间较长或行走时,常感觉患肢发胀、沉重。
病人立位检查时,可见下肢静脉隆起、弯曲,如蚯蚓状扭结成团,尤其在小腿更为明显。
病程较长,可引起局部软组织营养不良,踝部及足背部浮肿,皮肤色素沉着,有湿疹样改变,重者形成溃疡。
二、静脉性溃疡预防
早期明确诊断;避免久站、久坐一个姿势;穿弹力袜或弹力绷带;避免外伤;每晚检查小腿是否肿胀;轻度静脉曲张,预防和治疗便秘及肥胖。
三、静脉性溃疡治疗
压力治疗是静脉性溃疡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措施。对小腿施加压力使血液从浅静脉回流到深静脉,减轻淤血和水肿。促进伤口愈合,减轻伤口疼痛。
四、自我护理
抬高患肢
少吃刺激性、海鲜类食物
平时吃低脂、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
少饮酒,戒烟
避免外伤感染
适当保暖、防寒冷、潮湿、劳累
如有湿疹、溃疡等及时就诊
带伤口患者的皮肤清洁、淋浴方法和活动
指导
一、水接触伤口就会感染吗?
所有伤口都是污染的,污染不等于感染,特别是慢性伤口含菌量高,清洁的水有助于清洗伤口,减少细菌数量,不会再增加感染机会。
二、如何淋浴?
伤口周围的皮肤可用弱酸性淋浴液或肥皂清洗,再用温水冲洗干净,如需要淋浴,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方法:
使用封闭膜或塑料薄膜封闭伤口淋浴后及时揭除塑料薄膜,如为封闭膜无需自行处理,在处理伤口时,由护理中心人员处理。
就诊当日淋浴淋浴后即刻到伤口护理中心处理伤口。
头部有伤口时如何处理?
尽可能削去头发、暴露伤口,用弱酸性淋浴液或肥皂清洗头发和头面部皮肤,再用温水冲洗干净。注意勿遗留血痂在伤口处,以免成为细菌生长的培养基。
三、伤口患者的指导活动
受伤后,机体疼痛感明显,大多患者不愿意活动,适当的活动有利于伤口愈合。
1、建议下肢伤口患者,可以主动活动下肢做屈伸运动,每日四次,每次十分钟(注意:避免做增加张力的活动)抬高患肢,坐位时也要采取此种姿势(动脉溃疡者除外)。每日采取间歇活动:即慢走半小时,抬高患肢半小时交替进行,改善下肢血液循环。
2、腹部伤口患者,每日可平地行走1-2小时,根据体力逐渐增加,不能下床活动者可每日在床上活动3-4次。慎做腹压较大的动作:如用力排便,上下楼梯,屏气等动作,咳嗽时最好捂住伤口,轻轻咳嗽。
3、截瘫压疮病人可每日坐轮椅活动1-2小时,但每天不能超过3次,每次不超过半小时,每15分钟需要抬起臀部1-3秒,轮椅需要放置软枕或气垫,注意禁用气圈。
伤口性愈合
一、什么是湿性愈合
是指伤口局部的适度湿润所营造的有利于伤口愈合的微环境,如微酸环境、无氧或低氧环境、自溶清创环境、生长因子释放环境等。这种愈合环境的典型特征是不会结痂、微创、少痛。
二、湿性愈合的优点
加速创面愈合
减少更换次数
缓解创面疼痛
减少瘢痕形成
虽然“湿性愈合”的原理并不复杂,但是临床应用时仍需各方面的医疗条件配合方可进行。治疗过程中,首先需要医生对伤口情况进行准确判断,再由专业人士对伤口进行整体评估,然后才能针对不同的伤口进行正规治疗,而且伤口敷料的选择、使用也是治疗的关键环节。
三、湿性愈合适应症
下肢静脉溃疡、糖尿病足、压疮、术后切口感染、脓肿切开引流
糖尿病足
一、定义
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的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
二、糖尿病足病人的自我护理
事实上,病人的自我观察和自我护理是预防糖尿病足最关键的措施。
1、每天观察足部有无小外伤、破损或者是感染迹象,做好足部的保护包括选用合适的鞋、袜及皮肤清洁护理。
2、听从医生、护士及营养师的指导,按规定用药及饮食治疗,定时监测血糖,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或基本正常水平。
三、选择合适的鞋袜
1、买鞋的注意事项
1)购买鞋的时间最好是下午至傍晚。
2)测量足的准确尺码,若双脚大小不一样,以较大的一只为准。
3)要穿密闭鞋头,不穿凉鞋、拖鞋外出行走。
4)选择鞋面的质地要柔软并且通气性要好,形状要圆头、厚软底、鞋扣是系鞋带或尼龙拉扣。禁忌尖头及高跟鞋。
2、穿鞋的注意事项
1)首次穿鞋的时间不宜过久。
2)穿新鞋后要仔细检查双足是否起水泡、破损甚至红肿,如有,说明此鞋不合适。
3)每次穿鞋前要仔细检查鞋底有无钉子、破玻璃等尖锐异物,并且还要把鞋内杂物清除。
4)鞋内面若开线或鞋垫有皱褶应及时弄好才能继续穿。
5)不能赤足穿鞋、走路。
3、穿袜子的注意事项
1)穿棉质、浅色的袜子,以便足部有破损能及时发现。
2)不要穿弹性过紧的袜子,避免影响血液循环。
3)不要穿有破洞或反复修补后的袜子,避免足部的损伤。
4)每天需更换袜子,保持足部清洁、干燥。
5)冷天可穿厚底袜或毛袜保暖,切忌用热水袋、暖炉、电热毯取暖,以免足部烫伤。
医院
hns-rmyy
健康传播/预约挂号/综合服务
来源/烧伤与皮肤修复外科
编排/林新宇
责编/汤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