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呀,我是布谷妈!

在带布妞洗漱的时候,她哭哭啼啼的,就是不肯用手沾水,还非得吵着要贴创可贴。

我叫她把手伸出来,仔细瞅瞅,哎呀妈呀,指甲短了半拉,露着通红通红的手指头,瞅着都觉得疼。

我一边给布妞拿创口贴,一边责怪宝爸,咋把孩子指甲剪这么短?稍微留点呀,不然一碰就疼。

宝爸觉得挺委屈,讲道:“哪是我给她剪的呀,明明是她自己咬的!”

我一扭头回看,瞅见布妞把手指头塞进嘴里,用牙仔仔细细地、慢慢地咬指甲呢。她那股专注劲儿,就连嗑瓜子的时候都没这么认真!

她是啥时候迷上咬指甲这事儿的?

问问身边的朋友,特别惊讶地知道,原来孩子咬指甲,压根就不是个个别情况。甚至有朋友打趣道,我都三四十岁啦,闲着没事也喜欢啃指甲。

孩子爱咬指甲,就算长大了都改不掉这毛病,到底是啥情况?

要是布妞还是个小娃娃,别讲咬手指甲了,哪怕咬脚趾甲,我都没啥可担心的。

由于婴幼儿是通过嘴来认识这个世界的。他不光会吃手,但凡能塞进嘴里的东西,他都得尝一尝。

《育儿百科》里讲,孩子过了2岁,吃手的习惯会渐渐没了。到了3、4岁的时候,要是还爱咬手,这或许是生理方面的原因,或许是心理方面的原因。

生理方面的因素有像孩子缺锌,就爱咬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也可能是寄生虫让孩子觉得不舒服。当然,还有可能仅仅是出于好奇。

要是前两种情况,父母能带着孩子去检查检查,减轻他不舒服的感觉。要是只是好奇,那父母用不着太操心。

要是排除了生理方面的毛病,孩子到了上学的年纪还爱吃手,那极有可能是心理上出问题啦。

在儿童行为心理学里,有说到孩子咬指甲这种情况。要是大孩子老是这么做,怎么说都不改,那他极有可能是下面这些原因造成的。

●表达遭遇了阻碍

实际上布妞大概在2岁的时候,有过一次咬指甲的情形。

那会她刚能顺溜地讲句子。后来迷上了看电视,谁成想一下子接收的信息太多,词啊句啊在脑子里乱成一团,弄得她说话磕磕绊绊,老半天才说出一句完整话。

爷爷瞅见之后那个着急哟,每次布妞一开口,爷爷就赶忙纠正:“好好说!”

这纠正一多,布妞就不吭声了,改成啃指甲。我跟宝爸瞅见这情形,赶忙限制她看电视,还和爷爷交流,耐心听布妞说话。

经过一阵子的调整,布妞总算步入正轨了。

孩子在发展语言的过程中,要是没法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还受到外界(特别是家人)的压力,那他就会咬手指来表示自己很着急。

咱们可以多瞅瞅,孩子吃手指这事儿,是不是由于他的表达被阻碍了,这才表现在行为上。

●情感遭冷落,心里很焦虑

咱们老是认为,小孩子能有啥压力呀。

但实际上,在孩子的天地中,就没啥小事。要是碰到解决不了的情况,他们特别容易焦虑,而且焦虑的程度,一点都不比咱们大人低。

让孩子感到焦虑的事儿可不少,像考试啦、社交呀、被父母指责、父母期待过高、自己自卑之类的。

要是找不到妥当的方式把焦虑释放出去,他们就会靠咬指甲让自己安定下来,减轻压力。

一瞅见孩子咬指甲,家长就会去阻拦,原因是认为这行为不行。那到底不行在啥地方呢?

受到病菌侵袭

老是咬指甲的话,会把手指上的保护屏障给弄坏,说不定会让指甲患上甲沟炎,甚至变成灰指甲。

不光指甲能感染,孩子咬的回数太多的话,也有可能导致口腔感染。

我以前瞧见过一组数据,指甲缝里的脏东西,每1克差不多藏着四十亿个细菌。要是孩子老是咬指甲,把这四十亿个细菌给吃到嘴里,那得是啥情况?

②对颜值有影响

孩子老是咬手,这或许会对牙齿发育有影响,然后还会拉低颜值。

老是把手往嘴里塞,又是吸吮又是咬的,这或许会让孩子牙齿咬合不正常,下颌要么突出要么后缩。本来挺好看的脸蛋,也许就因为下颌部位的变化而把颜值给拉低不少。

③落下了心理方面的毛病

大孩子咬指甲,通常是因为心里积攒了紧张、焦虑的压力,他借咬指甲这个举动来减轻内心的不舒服。

然而问题压根儿就没解决。要是父母不赶紧帮孩子把压力释放掉,找出问题的根儿,那孩子极有可能会留下心理毛病,还会养成一紧张就咬指甲、啃笔头、乱吃东西的习惯。

老是“咬指甲”的孩子,长大以后很可能会遭遇以上这3种结果。

所以啊,要是看到大孩子老是咬指甲,可别不当回事,得重视起来,找找孩子这么做背后的原因,帮着解决掉。

孩子咬指甲的时候,咱们的反应特别重要。

●不采用暴力手段去制止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孩子一开始通过咬指甲去缓解压力,这其实是一种无意识的,也就是下意识的举动,孩子自己或许都没察觉到。

可父母只要一瞅见孩子吃手指,马上就又训又拦。这么个做法,反倒让孩子的意识增强了,印象也更深刻了。而且呀,要是别人想拿走孩子的某样东西,孩子会本能地护着。

父母不停地制止,结果孩子咬得越发厉害了。

所以啊,要是孩子咬指甲,强行去阻止这可不是个好办法。

咱们能陪着孩子读一读咬指甲系列的绘本,像《爱咬指甲的小山羊》这类的,也能陪着孩子读细菌系列的绘本,好让孩子清楚咬指甲会有啥危害。

孩子清楚这里面的严重性,就会不自觉地管住自己的行为啦。

●把注意力挪开

咱们别直接去阻止孩子咬指甲,能悄悄想办法让这种行为减少些。像转移下孩子的注意力啥的。

瞧见孩子把手往嘴里放的时候,咱们能拉住他的手讲,咱们一块儿玩游戏呗。要不就找个有难度,孩子还感兴趣的玩具塞到他手里,叫他一起玩。

让孩子的手别闲着,把注意力转一转。这样孩子就会慢慢不再咬指甲啦。

不过呢,在转移孩子注意力的时候,重点是咱们陪着一块玩,可不能把玩具塞给孩子就啥也不管啦。

亲子在一起陪伴和互动的时候,能使孩子获取力量,心情放松,这样孩子就能以更好的状态应对生活里的压力。

●谈谈生活里的那些事儿

平常要多跟孩子交流,弄清楚他为啥会有不安的情绪,这样才能对好症,把孩子咬指甲这行为真正给解决了。

你或许会讲,问孩子可孩子就是不说呀。

咱们可以找个比较轻松的时候聊聊这个事儿。比如说出去溜达的时候,咱们跟孩子讲讲,自己这一天里最开心的事儿是啥,烦恼的事儿又有哪些。

说完,就叫孩子也说一说自己觉得最开心和最不开心的事是啥。

往往你轻轻松松讲完自己的事儿,孩子就会受影响,也乐意打开心扉,跟你聊聊他的心事。

及时帮一把,让孩子不再困惑,把心里焦虑的情绪赶跑。如此一来,孩子当然就用不着靠咬指甲来减轻不安啦。

孩子外在的表现是木讷,内在的心思是森林。咱们得看到内在的根本问题,才能处理好外在的表现。

你家娃有啃指甲、咬东西这类习惯不?你通常都是咋应对的呀?

以下这些精彩值得推荐:

2岁宝宝语言猛地“井喷”,就因为妈妈做对了3件事,现在分享心得毫无保留

退休老教授天天带着娃玩耍,妈妈心里挺不满的,可娃上学后那超强的专注力令人折服

语文能考分,北大学霸来分享经验啦:从小学就开始读古文,方法总共分3步



转载请注明:http://www.jvhrw.com//mjcczl/1547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