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宝贝快过来剪指甲。”

儿子:“呕,NoNoNo,我不需要剪。”

妈妈:“为什么?指甲里面会有细菌,把它剪掉,免得生病。”

于是妈妈走到儿子的身旁,强行将儿子的手拖过来才发现:孩子十根手指上的指甲都是秃秃的,别说剪指甲了,指甲旁边的肉都是血淋淋的,看着都让人心口疼。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妈妈发现,孩子在很多时候都会不由自主地去啃手指甲:看电视的时候啃、做作业的时候啃、看书的时候啃......很多时候闲下来就会去啃自己的指甲,啃得咯嘣咯嘣地响。

相信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有的孩子是啃指甲,有的是啃手指、撕手皮,已经变成血淋淋的样子也不自知。而孩子的这些情况发生的年龄阶段也不一样,有些出现在幼儿阶段,有些出现在孩子上小学阶段,还有的甚至延长到孩子青春期、成年。

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是患上了“咬甲癖”。

据一项调查显示:

宝宝通常3——4岁后痴迷于啃咬指甲,学龄前儿童咬甲癖的患病率是23%,7——10岁的患病率为20%——33%,青春期会达到顶峰——45%.

年龄越大患病的几率越大,而且也越难改掉。

01孩子啃指甲的原因?

不同年龄阶段孩子啃手指的原因都可能不同,家长应酌情分析。

1岁前宝宝,因为还没有牙齿,不会咬指甲,但他们会吸吮手指,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口腔敏感期(口欲期),他们通过口腔来认知未知的世界。

他们会把任何东西都放进自己的嘴巴吸吮,包括手。手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个外在的东西。吸吮手指不仅是孩子汲取安全感的表现,也是孩子智力发展的证明。

1岁以后,绝大多数的孩子吸吮手指的现象就会消失,但仍有部分宝宝继续咬,这时有可能是不良习惯导致的。

3——4岁,如果孩子还经常啃指甲或手指,首先要考虑的是孩子是否缺乏微量元素,如果检查都达到指标那就要思考孩子是否出现了“倒退”现象。这可能是因为孩子缺乏安全感,他们通过啃手指来迫切地获得安全感。

大孩子或者青春期的孩子:孩子都上小学了或者是都到青春期了还咬指甲或者咬手指,就不单单是考虑行为上的问题了,更多的可能应该是要考虑孩子的心理状态。

如今红到发紫的流量小生王一博也是“咬甲癖”之一,很多时候会看到他在录节目的时候啃,拍戏的时候啃,连上台表演的空闲也会啃。当采访他的时候,王一博说,自己是因为很小的时候一个人到国外留学,面对异乡的孤独,从而产生了焦虑情绪,而啃指甲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02啃指甲的危害?

1.损伤指甲引起甲沟炎

经常咬指甲会让甲床凹凸不平甚至越来越短。一般正常的手指,指甲和手指头一样长,但经常被啃的指甲,往往甲床会比手指头短,只有一小截。

经常啃指甲,指甲边缘容易长倒刺,而且更难愈合。如果再去撕一撕,皮肤深层就会收到损伤,很容易引起出血和感染,从而造成甲沟炎。

甲沟炎患者一般都是指甲发红发肿,痛不欲生,严重还会把指甲整个拔掉。

2.引起口腔疾病

大家都知道,指甲里面隐藏着很多的细菌,如果啃指甲就会把指甲内的细菌吸进口腔,从而引起口腔疾病。而如果幼儿期孩子经常吸手指,啃手指,会导致牙齿发育变形,进而引起口腔结构发生变化,直接影响面部骨骼的整体轮廓。

比如牙齿不齐、牙龈肿大、地包天、下颌前突等。

3.影响孩子手部美观

经常咬指甲的孩子,成年后指甲通常都不会很美观,这对爱美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伤害。

如果是漂亮的小女孩,双手就是他们的第二张脸,面对坑坑洼洼的指甲,心里会很自卑。

如果是男孩子,丑陋的指甲有可能会遭到女同伴甚至是女朋友的嫌弃。

03如何纠正啃指甲的坏习惯?

首先我们还是要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有的放矢的帮助孩子纠正不良行为、战胜心理疾病。

1.1——2岁:

因为口欲期的一个特殊性,所以,一岁之前家长应尽可能地满足孩子吸吮和啃食手指或物品,不要阻止,只需在提供物品方面,多考虑安全性和卫生性。

如果在这个时间段,家长仅用简单粗鲁的方式制止孩子吸吮东西,就会造成孩子口欲期过后仍然吃手或咬指甲,长大后习惯性咬人或贪吃。

2.幼儿期:

孩子在3——4岁出现吃手、啃指甲咬手指等行为时,家长应及时制止。

首先进行微量元素的筛查,确定孩子是否处于不健康的状态。如果缺钙、铁、锌等重要元素,家长首先要给孩子补充营养。

如果身体处于健康状态,那么就要帮助孩子进行不良习惯的纠正了。将咬指甲的危害说给孩子听,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给孩子的手指贴上漂亮的创可贴。

爱美的小女孩,家长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在孩子的手指上贴上美丽的创可贴,当孩子想啃指甲的时候,看到美丽的创可贴就会很爱惜而不会去咬。同时,创可贴奇怪的气味也会提醒孩子不要咬指甲。

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找准痛点。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弱点,家长可以从这个方面出发。

如爱美的孩子,我们可以说:如果指甲咬坏了,就会变得很丑,就不漂亮了。

如果孩子是小财迷,我们就可以和孩子达成一致:如果你一天不咬指甲,妈妈就奖励给你一块钱。

如果孩子特别喜欢奖励贴,家长可以和老师达成一致,当孩子做到不咬指甲就发给孩子奖励贴。

......

利用药物帮助幼儿隔离

市面上也有一些专门戒咬指甲的药水,味道很不好,家长也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酌情使用,帮助孩子早日戒掉咬指甲的坏习惯。

3.大孩子或青春期的孩子

更大的孩子或者说青春期的孩子,如果还咬指甲,那么很有可能就是因为孩子心理出现了问题。

首先还是要先排除孩子健康方面问题,如果不缺乏营养,或者没有异食症,那么就要考虑孩子的心理问题了。

观察孩子具体会在什么时候出现咬指甲的情况,学习的时候呢,还是被批评的时候?父母关系紧张的时候,还是孩子处于特殊环境的时候?

先对孩子实施心理疏导,消除或者避免患者的紧张情绪。然后根据孩子具体的情况,找到相应的应对方法。

或者给孩子提供宽松的氛围,或者处理好和孩子和父母、老师之间的关系,让亲子、师生之间变得更加和谐和融洽。

爱美的女生,家长可以在孩子的指甲上绘出漂亮的图案,增强自信心,也提醒孩子注意保护自己的手指甲。

大点的孩子都有一定的克制力,成年人可以为他们建立奖励机制,当孩子能坚持不咬手指,家长或老师可以满足孩子相应的愿望。

当你的孩子出现了咬指甲或啃手指等行为的时候,请一定要引起重视。首先搞清楚原因,并“对症下药”,更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jvhrw.com//mjcczl/1219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