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熟练的用“强迫症”形容自己的某些行为,直到一个病症名称的出现——强迫性皮肤剥离症。

强迫性皮肤剥离症是一种自残行为,与幽暗恐惧症、恐高症等心理疾病相似,因心理暗示引发。

大多数成年人得知自己患有强迫性皮肤剥离症时,都是一脸愕然——原来我这是病啊!许多父母看到这个消息,也想起自家孩子习惯咬指甲、撕嘴皮等等,但大多没当回事,大不了看到时阻止一下。

事实上,这不仅仅是个病,还是个会引发其他问题的病。

小动作引发感染

部分父母也认为,孩子不过是咬个手指甲而已,撕个嘴皮而已,出不了什么大事,长大了就好了。

可是,真的如此吗?

、各类感染

这是一个成年人在网上寻求帮助时描述的症状:

此外,孩子不像成年人,各方面都已发育成型,很多孩子在出牙、换牙关键期咬嘴皮,这样不仅可能导致感染,引诱唇炎、粘液腺囊肿找上门,还可能会导致孩子的牙齿参差不齐,严重影响宝宝的形象。

2、病从手来

宝宝的手经常东摸西摸,甚至会在地板上抓爬,再加上不可能时时刻刻给宝宝洗手,小小的手指甲里最容易藏细菌,此时宝宝再咬指甲,细菌自然而然的顺着入侵宝宝本就不完善的免疫系统,肠胃疾病随之而来。

此外,宝宝咬指甲很可能咬伤甲沟,秃秃的指甲也难以保护好脆弱的甲面皮肤,很可能就会因此而受伤,甲沟炎等病症也可能会因此感染。

3、习惯形成,成年也无法改变

习惯是一种非常可怕的东西,如果宝宝的这些小动作成为习惯,哪怕思想成熟,懂得克制,也可能会因为长久的习惯无意识的去咬指甲、咬嘴皮等等,难以戒掉这个习惯。

任何行为都有成因,强迫性皮肤剥离症也不例外,宝宝的这些小动作,也有着这样那样的原因。

孩子咬指甲、撕嘴皮,并非单纯的坏习惯。

每当宝宝咬指甲或撕嘴皮时,许多父母都会下意识的先阻止宝宝,有些父母甚至会在宝宝手指上涂醋或辣椒。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会问一句,“怎么孩子就养成了这么个坏习惯呢?”然后将这个问题抛之脑后,转而将注意力全部放在如何阻止宝宝上,单纯的将宝宝的行为当作坏习惯。因此,很少有父母会关心宝宝的这些小动作,背后其实隐藏着大问题。

宝宝的小动作之所以成为习惯,原因有三:

、用小动作寻求安全感,缓解分离焦虑

身边有个宝宝就很喜欢咬指甲,几个手指头没一个是完好的。宝妈回忆,孩子咬指甲的习惯是从进了幼儿园之后开始的,最初以为是在幼儿园跟着其他孩子学来的坏习惯。

然而,尝试了各种办法试图阻止宝宝后,却依然改不掉孩子的坏习惯,宝妈气急,跑到幼儿园质问老师,怎么就让孩子学会了这么个坏习惯。

老师也很无奈,因为班里除了这个宝宝,根本没有其他孩子会咬指甲,喜欢撕嘴皮的倒是有,可这和咬指甲也不一样啊?

事实上,就像宝宝断奶后想要摸妈妈的乳房、头发等举动一样,宝宝咬指甲、撕嘴皮,同样也可能是为了缓解分离焦虑,试图通过这些小动作,在陌生的环境中寻求安全感。

2、博得父母

转载请注明:http://www.jvhrw.com//mjcczl/1217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