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是推进企业持续发展的强大引擎。在油田上下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分公司抢抓机遇,顺势而上,下大力气推进智能化管控工作。自年10月份起,抽调油气加工四大队、油气加工七大队、油气储运三大队等单位的5名技术人员,在庆齐长输管道开展智能化建设探索实践。技术人员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等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时间赛跑、与困难较量,短短50余天就实现了公里管线、2座分输站、6座阀室的全部智能管控,打赢了一场漂亮的智能化建设开局战,为分公司全面推进智慧化建设、争当智能管控标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地面”到“云端”

用技术助力发展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进入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时期,科技自立自强仍是推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面向科技前沿、面对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分公司审时度势,以实现智能化管控为目标,既立足当前“快速突破”,又着眼长远“久久为功”,以庆齐长输管道为突破口,组建了管道智能化攻关小组,开启了智能化建设的新征程。

历时50余天的艰苦努力,实现了庆齐管道全线自动控制运行,搭建了在线调度、分级操控、协同管理的全新管理层级,掌握了集输过程自动化、设备管控智能化、统筹管理信息化的3大技术核心,数据远传、异常就地远程双切入等一系列目标,从理想变为了现实,“一键操控、全线贯通”的智慧化操控模式应运而生,为天然气事业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了“新智慧”。

从“外委”到“自主”

用勤奋攻克难关

如果时光倒流,程序错乱怎么办?操控界面故障怎么办?回答或许只有一个——找“外委”。核心技术作为企业发展的“命门”,不掌握就会受制于人,不掌握企业就难以发展。为此,项目人员定下目标:一定要迈过“外委”这道坎儿,把智能化技术牢牢掌握在天然气人自己的手中。铮铮誓言,拳拳之心。面对零基础、零经验的困境,技术小组成员坚持从头学起,从凌晨到深夜、从深秋到寒冬,几十个夜晚挑灯夜战,几十个日夜以岗为家,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博图、STEP7、WINCC……一套套编程系统烂熟于心,一个个控制点位逐一调试。

从全然陌生到自主解读原控制程序余条,编制新控制程序余条,完美实现了从一无所知到自主设计、自主编程、自主实施的华丽转身。5个人、50余天,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劲头,探索出了适合分公司发展需要的智能化长输管道控制技术和建设标准,形成了低成本、可复制、易维护、好推广的全新智能化管控模式。在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压力与挑战面前,天然气人再一次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我们有着召之能战、战之能赢的队伍,任何挑战面前,我们都能行!

从“菜鸟”到“大咖”

用责任践行使命

浪争急流,方显英雄本色。在这支平均年龄36岁的5人团队里,他们舍小家顾大家,舍小我为大我,用敬业与担当诠释了对天然气事业的满腔热爱。

愧对家人情依旧。张晓龙负责昂昂溪和红岗两站的下位程序编写工作,是项目组里最年轻的一员。项目施工期间,正是母亲治疗癌症的化疗时期。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他把不能尽孝的愧疚全部转化成了工作的动力,没有一天向组织提出请假,就连为母亲捐献CC血小板后,也没有进行一刻休息。短短几十天内,他就编写程序多条,调试回路余个,攻克流量、压力双调节、流程一键切换等难题,满足了日指定量调节、远程自动控制等长输管道的管理需求。

单亲妈妈挑大梁。何春霞是项目组里唯一的女“战士”,还是一位单亲妈妈,3年前,父亲的离世,让她肩负起了照顾母亲、照料女儿的双重压力。但当项目找到她时,她的心中只有一个声音,“既然找到了我,就一定不能退缩”。于是,她狠下心把8岁的女儿交给了年迈多病的母亲,背起行囊奔赴昂昂溪站。原本学油气储运专业的她,面对完全陌生的控制程序,心里顿时犯了难:“怎么办?从零学起。”于是,学课程、读程序、画界面成了她生活的全部,为了抢工期,她每天学习工作到凌晨,连续15天驻扎在昂昂溪站。最终,她成功绘制上位画面65个,庆齐管道台套设备设施的余个参数全部实现实时预警、监控。

战冰斗雪都不怕。张扬、王刚是项目组里的最佳搭档,主要负责阀室的现场仪表施工。项目建设恰逢寒冬时节,6个阀室全部在野外,可以说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热水、干粮、探灯、暖宝宝成了他们每天的必需品,从天不亮就出发到头顶星空回到站里,-20℃、每天10多个小时,冷了就喝口热水、饿了就啃口干粮、鞋里贴满3个暖宝宝到了下午依旧是透心凉,就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6个阀组之间,他们往返了十多次,累计接线余条,调试回路个,实现阀室全部智能化。

轻伤不下火线。杨帆主要负责仪表柜硬件配置工作,是一名新晋“奶爸”。项目一声召唤,他放下了初为人父的喜悦,投入到了紧张的项目建设之中。7个仪表柜面前,他一站就是10多个小时,累犯了甲沟炎,脚趾又红又肿依旧坚持在现场,站不住就跪在地上进行配线,先后接线余条,处理电动阀门故障等问题30余个,为后续项目建设及维修维护积累了宝贵经验。

TRQ

50余天,弹指挥间

但却开创了天然气长输管道

智能化管控的先河

这一精彩转变

见证了天然气人敢闯敢拼

困难面前无所畏惧的精神和气魄

更记录了天然气人与时代同频

为油田数字化转型发展助力的勇气和担当

有着这样一支敢打硬仗

能打硬仗的队伍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

智能化建设的触角一定会遍布全部生产装置

一个智能、高效的现代化企业定将指日可待

TRQ

推荐阅读·天然气人都在看

分公司召开维稳信访工作视频会巡线人脚下的责任员工心声:职代会后,立个Flag!

编辑丨彭一菲素材丨党委宣传部

责编丨密承瑞审核丨黄一辉

你“在看”我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vhrw.com//mjcczl/1215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