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03月26日,由先声药业赞助,医者纵横多学科平台承办的恩捷同行MDT研讨会如期举行。会议借助医者纵横网络会议平台在山东、陕西、江西、江苏和新疆联动同步直播进行,本次会议医院袁双虎教授担任大会主席。会议讲者西安交通医院马红兵、李丹教授团队、医院刘智华、黄玉玲教授团队、医院戴春华、苏玉婷教授团队和新疆医院刘春玲、杨燕教授团队。

本次会议一共讨论了四个病例,下面和小编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病例一:一例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

此病例是由西安医院李丹分享的一例因“咳嗽咳痰4年余,加重伴声音嘶哑8月”入院诊治的67岁男性患者,具体诊疗过程如下:

●病史资料

患者男,67岁,年7月入院。4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少量白痰,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可缓解。4年余来症状间断出现,均保守治疗缓解。8月前咳嗽咳痰加重,伴声嘶,伴轻度胸闷气短,头晕,无咯血,无发热头痛,无胸背部疼痛,无四肢乏力等,于外院行气管镜示左主支气管狭窄,病理示鳞状细胞癌,基因检测阴性。后就诊我院外科,完善检查,MRI:颅内多发转移瘤。肺恶性肿瘤TxNxM1,行一周期免疫+TP化疗。

●检查

B超:双侧锁骨上多发肿大淋巴结,右侧较大15.1*20.2mm,左侧较大者19.1*19.2mm,形态饱满,皮髓质分界不清。

CT检查:左肺门肿块并纵隔淋巴结肿大,考虑左肺中心肺癌并纵隔淋巴结转移;左肺上叶及右肺中叶慢性炎症;左肺下叶及右肺结节,右肺下叶多发小空洞病变,转移不除外;右肺上叶尖段空洞建议随诊。

头颅MRI:颅内多发转移瘤(>4个)。

胃镜:食管粘膜慢性炎。

●诊断

肺恶性肿瘤(cTxNxM1Ⅳ期);脑继发恶性肿瘤;肺继发恶性肿瘤可疑;纵隔淋巴继发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继发恶性肿瘤。

●诊疗经过

免疫+TP化疗2周期:

.6.7信迪利单抗mg+白蛋白紫杉醇mg+洛铂50mg。

.7.2信迪利单抗mg+白蛋白紫杉醇mg+顺铂mg。

副反应:甲沟炎、皮肤溃疡3级。

评效PR,咳嗽症状和头部症状好转。

靶向+TP化疗:

.7.30第3周期:白蛋白紫杉醇mg+顺铂mg。

.8.23第4周期:恩度30mg持续泵入7天,白蛋白紫杉醇mg+顺铂mg。

副反应:神经毒性2-3级。

评效PR。

靶向+NP化疗2周期:

.9.21、10.21恩度30mg持续泵入7天,长春瑞滨30mgd1、d8+顺铂mg。

评效PR。

全脑放疗+靶向治疗:

.11IMRTPTV30Gy/3Gy/10f,恩度30mg持续泵入7天1周期。

胸部姑息放疗+靶向治疗:

.12IMRTPTV60Gy/2Gy/30f,恩度30mg持续泵入7天2周期。

评效PR。

B超:双侧锁骨上淋巴结缩小,右侧较大10*7.1mm,左侧较大者7.7*4.4mm,形态饱满,皮髓质分界不清。

肿瘤指标:鳞状细胞癌抗原1.2ng/ml,非小细胞癌抗原2.05ng/ml。

靶向+NP化疗1周期:

.2恩度30mg持续泵入7天,长春瑞滨30mgd1、d8+顺铂mg。

●病例总结

本病例讨论点:

Ⅳ期、驱动基因阴性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全脑放疗的时机?

专家观点概要

正在进行智慧脑放疗的实验,发现在全脑放疗的基础上同步可见的脑转移加量,效果不错。

病例二:肺腺鳞癌的放疗

此病例是由医院黄玉玲分享的一例因“咳嗽行胸部CT左上肺1.2*1.3cm结节”入院诊治的46岁女性患者,具体诊疗过程如下:

●病史资料

患者,女性,67岁,年2月因“咳嗽”行胸部CT:左上肺1.2*1.3cm结节,抗炎治疗2周,结节稳定,年9月诊断肺结核,进行抗结核治疗6月。年2月,结节增大,临床考虑左上肺癌,分期:cT1N0M0ⅠA期。

●初治诊疗经过

病程1年,.3.7胸腔镜左上肺叶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诊断:左上肺腺鳞癌,分期:pT1N2M0ⅢA期,分子诊断:缺,5区淋巴结阳性1/1,7、9、10区淋巴结(0/7)。

.4.3—7.24DP方案(多西他赛+顺铂)×6周期。

.8术后5月,3D-CRT放疗DT50Gy/25F。

●复发诊疗经过

DFS35m,.3左锁上淋巴结活检术,诊断:左上肺腺鳞癌术后腺癌复发,分期:rT0N3M0ⅢB期,分子诊断:EGFR野生型,ALK融合蛋白阳性。

.8—.3肿瘤标志物变化。

.3.30—5.21IMRT同步放化疗DT50Gy/23F,方案:培美曲塞二钠+顺铂,化疗2周期,原方案巩固化疗1周期。

评估PR。

.6.10克唑替尼靶向治疗后2月,放疗后4月,疗效评价:近CR。

再程放疗与靶向治疗后,左残肺纵隔旁斑片状实变影范围明显增大,综合考虑(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等)为一般炎性病变,停靶向治疗1周,口服抗生素。

.2.14靶向治疗8月,胸腔积液,不考虑肿瘤进展,未行穿刺,继续靶向治疗。

.8克唑替尼PFS14m,随访,颅脑MRI,评效PD。

.8—.8色瑞替尼治疗PFS24m,脑部PD,胸部持续稳定。

.8.19—.3.25布加替尼治疗PFS20m,脑部PD,胸部持续稳定。

CEA动态监测。

本病例讨论点:

1.pIIIA-N2R0ALK阳性NSCLC术后放疗价值?

2.NSCLC患者胸部再程放疗?

3.TKI阳性脑转移NSCLC患者,靶向治疗与颅脑放疗的结合模式?

专家观点概要

现阶段还是有争议的一个问题,没有大样本的数据支持,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得出了Ⅲ期临床阴性的结果,但是条件较为苛刻。这个放疗对于60岁以上的患者来说,获益不大。2.针对未做过放疗的部分再行姑息性放疗,有益于肿瘤的控制。

肺部、心脏、脊髓的受量需要评估,如果病灶是在原发部位,不考虑放疗;如果是远处转移,较外周,心脏评估耐受量适合,那么可以放疗。

TKI阳性靶向治疗联合颅脑放疗效果比较好,越早介入,效果越好,目前Ⅳ期驱动基因阳性脑转移的患者,先做靶向治疗口服的情况下,联合颅脑放疗,如果靶向治疗有明显受益,再观察胸部放疗。

病例3右肺上叶鳞癌病例

此病例是由新疆医院杨燕分享的一例因“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发现右肺占位2月余”入院诊治的38岁男性患者,具体诊疗过程如下:

●病史资料

患者男,38岁,年7月因咳嗽、咳痰,偶痰中带医院,胸部CT提示右肺上叶占位,因经费原因未进一步诊治。年10月2日为进一步诊治我院,门诊以“右肺占位”收治。营养良好,浅表淋巴结未见及肿大,胸廓未见异常,胸骨未查及压痛,呼吸运动对称,腹式呼吸未见异常肋间隙未见异常,呼吸规整,未闻及异常呼吸音,未闻及啰音。心、腹查体无异常。脑MRI:未见明显异常,鼻咽顶后壁结节考虑囊肿可能;全身骨ECT示:未见骨转移征象;内镜:右肺上叶癌;超声:右侧胸腔积液,左侧胸腔未见积液征象。

●诊断

右侧上叶肺恶性肿瘤(鳞癌cT3N2M0,ⅢB期);纵隔淋巴结继发恶性肿瘤;肺门淋巴结继发恶性肿瘤。

●诊疗经过

.10.9、.11.5行一线1、2周期化疗,多西他赛mgd1+奈达铂50mgd1-3+恩度mg微量泵静点d1-5+信迪利单抗mg/21d。

疗效PR。

继续给与原方案第三、四期治疗,多西他赛mgd1+奈达铂50mgd1-3+恩度mg微量泵静点d1-5+信迪利单抗mg/21d。患者四周砌化疗期间,未见明确不良反应。

.2.3全麻下行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右肺上叶切除+右肺中叶切除)+单孔胸腔镜下右肺上叶支气管袖状切除术+胸腔镜纵隔淋巴结清扫术+胸腔镜下胸膜粘连松解术。

术后诊断:右肺上叶肺恶性肿瘤(中分化鳞癌化疗免疫治疗后pT2N0M0ⅠB期)。

●病例特点

病理类型:右肺上叶鳞癌,PD-L1、TMB未知;

DP+恩度+信迪利单抗:两周期后深度缓解;

四周期后达到病理完全缓解;

生活质量:治疗后明显改善,本例未见免疫治疗可能相关的不良反应。

专家观点概要

患者采用了新辅助方案,效果较好,考虑通过PET-CT、CT-DNA,穿刺看缓解情况,推迟手术时间;判断淋巴结转移:淋巴结不在引流区、较大、形态饱满、平扫密度低、增强后环形强化。

病例四:MDT讨论在肺癌全程管理中的作用

此病例是由医院苏玉婷分享的一例因“反复咳嗽咳痰一月”入院诊治的60岁女性患者,具体诊疗过程如下:

●病史资料

患者女,60岁,9.1因反复咳嗽咳痰一月,查CT示:右下肺占位,CEA:12.0ug/L,余检查未见异常。

●初治诊疗经过

9-01-16在我院胸外科行“右下肺叶切除术”。

术后病理:距支气管残端2.2cm处见一体积5cm×2.3cm×1.8cm的灰白灰黑肿块。右下肺中央型腺癌(以中-低分化为主,部分呈细支气管肺泡癌)。支气管切端阴性。支气管旁淋巴结及送检淋巴结未见癌组织转移(0/4、“叶间”淋巴结0/3)。

MDT讨论:

术后一月,于9-02-17、03-17、04-15、05-12予“培美曲塞0.8gd1+顺铂40mgd1-3”化疗四程。

化疗期间无明显骨髓抑制反应,消化道副反应重(恶心、呕吐)。

●二次诊疗经过

-03-02术后一年右肺周围型占位,CEA:25.8ug/L头、颈、腹部CT等检查未见异常,经皮肺穿刺找到腺癌细胞。

MDT讨论:

于-03-03至04-19,予右肺病灶调强放疗,Dt66Gy/33Fx,放疗期间加恩度30mgivgtt×7d抗血管生成治疗两周期。

于-04-24、05-16、06-06、06-27予“培美曲塞0.8gd1+奈达铂70mgd1-2”化疗四程,同时加恩度30mgivgtt×7d抗血管生成治疗。

期间出现血白细胞减少(Ⅱ度),无明显消化道反应。

疗效评估:

头、颈、腹部CT等检查未见异常。

●三次诊疗经过

.12.28放疗后八年余,CT定位下经皮肺穿刺找到腺癌细胞。

MDT讨论:

同期于-01-23、02-12予“培美曲塞0.8gd1+奈达铂70mgd1-2”化疗两程,化疗前三天予恩度30mgivvp×7d抗血管生成治疗。

期间出现骨髓抑制反应(Ⅱ度白细胞减少,Ⅲ度血小板减少,Ⅲ度血红蛋白降低),无明显消化道反应。

于-03-12起至今予纳武利尤单抗mg免疫治疗(q2w),同时予恩度30mgivvp×7d抗血管生成治疗(q4w)。

期间无明显骨髓抑制反应,无明显irAEs。

疗效评估:

●病例总结

放化综合治疗仍是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复发治疗的基石;

免疫治疗在EGFR和ALK等基因突变阴性患者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抗血管生成联合放化疗、免疫治疗,使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获益明显。

本病例讨论点:

1.第一次手术后,右肺下叶寡转移灶除了放疗是否有其他手段?

2.这个病例放在现今,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放疗技术?

3.取了活检以后,能否判断与第一次的腺癌是原发还是继发?

4.该患者最后进行同步放化疗并免疫的维持治疗,是否需要采取免疫加抗血管药物的维持?

专家观点概要

1.需要从组织学上诊断是双原发还是寡转移,双原发可以采用根治性切除治疗或者射频消融

2.可以采取SBRT治疗。

3.09年的肺癌病理与现在的穿刺样本参照,与基因检测,形态对比共同参考。

4.患者整体愈后较好,如果控制良好,从减轻毒副反应,经济学角度等方面考虑,建议免疫单药维持。

此次恩捷同行MDT研讨会举办得非常成功,在袁双虎教授的带领下,来自山东、陕西、江西、江苏和新疆的医生们聚在一起,分享了4个精彩病例,并就一些诊疗方面的疑点难点交流了宝贵的经验,不仅让线上的专家们受益匪浅,也解决了相关医生的临床实际问题,得到了线上线下参与直播的医生们的一致好评。

THE

END

文稿ILynn

小编IJohn

医者纵横线上活动集结了国内众多的学术中青年精英,分享国内外指南、研究进展,进行疑难病例的讨论,旨在让学术交流更加便捷,造福更多基层医生。

版权声明

本文由"医者纵横多学科平台"发布

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收看往期会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vhrw.com//mjcczl/1282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