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糖尿病患病率呈逐渐攀升趋势。调查数据显示:“20岁以上的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的糖尿病患病率分别达10.6%和8.8%,总体患病率为9.7%,每十个人当中就有一个患糖尿病。”糖尿病引起的各种感染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

01

什么是糖尿病感染?

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利用缺陷引起的全身代谢性疾病。

而感染是指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侵入人体所引起的局部组织和全身性炎症反应。

一方面,糖尿病与细菌、霉菌、寄生虫和病毒感染的易感性增加与不良后果有关。

另一方面,细菌和病毒感染会加重胰岛素抵抗和血糖的紊乱,而血糖更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

因此,糖尿病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很多。

02

糖尿病常见感染

1.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糖尿病患者易发生皮肤软组织感染,如疖、痈等皮肤化脓性感染。可反复发生,有时可引起败血症或脓毒血症。

皮肤真菌感染,如手足癣。手指、足趾的甲沟炎,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因下肢缺血造成足部病理状态,若合并感染则表现为足溃疡与坏疽,严重者可致截肢。

皮肤葡萄球菌感染,多见于下肢,包括糖尿病足感染、蜂窝组织炎及骨髓炎。糖尿病患者截趾率较非糖尿病患者高15倍。

2.呼吸系统感染

由于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减退,可反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引起肺炎的细菌除常见的肺炎球菌外,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与葡萄球菌感染也相当多见,用一般针对肺炎球菌的药物常无效。

糖尿病患者合并肺结核的发病率远比非糖尿病者高,病变多呈干酪样坏死,结核病灶易扩展播散,形成空洞;肺下叶病灶较多,病人会出现不明原因的消瘦、低热、盗汗症状。糖尿病患者如有上述症状宜定期进行胸部X线检查。

3.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血糖控制不理想者,因尿液中葡萄糖较多,为细菌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易合并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尿路感染以膀胱炎和肾盂肾炎最常见,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及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

若感染导致肾及肾周脓肿甚至肾乳头坏死,可表现为高热、肾绞痛、伴腰痛、血尿、尿中排出坏死的肾乳头组织,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

4.胆道系统感染

糖尿病患者易合并胆道感染,特别多见于女性,这与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由于糖尿病患者胆囊收缩不良,胆汁排空延缓与滞留,可继发细菌感染。同样,糖尿病患者胆石症发病率也较高,而胆石症又易合并胆道感染。

5.口腔感染

糖尿病与口腔疾病存在密切关系。糖尿病患者的唾液量减少、流率减慢,唾液内葡萄糖浓度升高,唾液pH值下降,使口腔的自洁力下降,口腔内环境改变,易引起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繁殖,导致口腔发生多种疾病如牙龈炎、牙周炎、舌炎、口腔黏膜炎、龋病、牙齿松动脱落等。

另外,糖尿病患者有着特异性的血管病变,血糖升高,血小板黏附,聚集增强,抗凝血因子减少,红细胞脆性增加,造成牙龈等口腔组织缺血缺氧,血管内皮损伤,容易受到细菌及其产物如内毒素的侵袭。

同时,糖尿病患者因伤口愈合障碍,易导致口腔病变迁延难愈。急性感染如颌面部间隙感染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

6.消化系统感染

老年糖尿病患者还可合并消化道感染,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常由于老年患者应用广谱抗生素较为频繁、饮食紊乱,致使肠黏膜受损,肠道功能紊乱所致。另外,有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能升高。

7.其他

糖尿病患者可合并深部组织感染,如肝脓肿、肺脓肿、肾及肾周脓肿,甚至脑脓肿、脑膜炎的病例也屡见不鲜。一般人群中较少见到的严重感染,也容易发生于血糖控制较差的糖尿病患者中。

另外,患者可发生恶性外耳炎,致病菌常为绿脓杆菌。患者出现耳痛、耳道溢脓、发热。感染向深部组织发展可侵犯腮腺、乳突、下颌关节及颅神经。游泳及长期佩戴助听器常常是诱因。

03

糖尿病防治

1.预防感染

良好的血糖控制、加强自身卫生及必要的免疫接种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预防严重感染的发生。必要的定期检查也很重要,有不适症状及时就医。

2.抗感染治疗要严格控制血糖和其他的代谢指标为首要措施,已经发生感染时患者可实施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直到感染治愈为止。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并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及时调整抗生素的种类;必要时外科手术治疗,特别是在脓肿和糖尿病足的治疗过程中尤为重要。3.加强糖尿病治疗

要减少糖尿病感染,最根本的方法是解决糖尿病,而对于糖尿病,传统治疗主要是通过口服药物或者注射胰岛素等方法来控制血糖,帮助患者延长寿命和保证生活质量。

近年来,糖尿病治疗出现了新的方向,干细胞修复胰岛、改善糖尿病。

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为胰岛β细胞或胰岛素生成细胞,帮助稳定血糖浓度;干细胞还能调节失衡的免疫系统等等,这些特性为治愈糖尿病提供了可能。

干细胞治疗机制●改善功能:提供外源性胰岛细胞,刺激内源性胰岛细胞再生●再生修复:改善内环境,促进血管再生,修复损伤的胰腺●激活休眠前体细胞:即让95%休眠的干细胞,焕发活力,刺激胰岛β细胞再生●调节免疫系统:阻止免疫系统攻击胰岛β细胞案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研究者:医院治疗对象:18名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法:3次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静脉注射治疗结果: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耐受性良好,能有效缓解血糖,增加患者的C肽水平和调节性T细胞水平。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安全性和潜在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干细胞疗法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少不了患者自身的配合,管住嘴迈开腿,才能更好地配合干细胞治疗糖尿病。

随着物质的生活的极大丰富,糖尿病患者也在逐年增加,如何治疗糖尿病、减少糖尿病感染,是需要所有人重视的问题。

相信随着干细胞技术的不断发展,干细胞将为所有糖尿病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和福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vhrw.com//mjcczl/1123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