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趾甲沟炎专科治疗医院 >> 趾甲沟炎预防 >> 压疮糖尿病足健康教育课堂
压疮健康教育
一、注意加强营养
因为营养不良是导致褥疮发生的原因之一对易出现褥疮的患者应根据病情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二、做到“七勤”
即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换洗、勤整理、勤检查、勤交待。具体方法是: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每日定时更换体位2~3小时翻身一次。定时检查受压部位用湿热毛巾擦洗及按摩隆起受压处。如皮肤干燥且有脱屑者可涂少量润滑油以免干燥出血突出的受压部位可垫以气圈或海绵垫以缓解压力。床铺保持干燥、清洁尿布湿时要及时更换。患者大、小便失禁时应保持皮肤的干燥更换体位及放便盆时动作要轻巧要定时轻轻按摩患处皮肤促进血液循环损害用拇指大小鱼际由骶尾开始沿脊柱两侧向上按摩至肩部后再向下至腰部再由骶尾部沿脊柱按摩至第七颈椎处。按摩时大小鱼际贴近皮肤用力均匀压力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交替进行作向心按摩促使脊背部。
糖尿病足健康教育
一、检查双足
每天常规检查双足经常检查足背动脉的搏动、弹性、皮肤色泽及温度包括足底、足趾以及趾缝每一处皮肤都要用手细致地触摸检查任何异样或受伤之处都应注意如水疱、划伤、皮肤发红、皮肤发硬、破损、擦伤、局部发热、局部发凉、脱皮等。注意趾甲是否过长、过厚是否有嵌甲、是否有劈裂、是否有甲沟炎、注意趾甲是否有颜色变化。黄绿色可能为霉菌感染紫红色可能有甲下出血。如发现医院就诊。
二、保持足部卫生
每日洗脚、更换鞋袜但洗脚前一定要先用手或温度计试水温一般要求水温不超过体表温度37~39度为宜。水太热容易烫伤皮肤因微循环障碍和血管病变使皮肤血管不能正常扩张血供的减少也使皮肤没有足够的血液把热量带走使热量在局部聚集发生烫伤。泡脚时间也不宜太长以10min为宜泡脚时间太长水温下降也不利于血液循环。洗脚宜用中性肥皂。洗脚后应用干净、柔软、吸水性好的毛巾将脚轻轻地擦干如果毛巾质硬粗糙或者用力过重均易造成足部皮肤不易察觉的创伤。擦脚用的毛巾最好为白色。
以便能很容易地发现是否有血迹或者脓迹。
三、修除胼胝(角质层)
胼胝是导致足部溃疡的重要隐患应及时消除。胼胝的修除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免损伤正常组织。修除胼胝时先用温水洗脚使之软化然后用木砂纸磨去角化层最好不要用锐器去削割。修除胼胝应循序渐进每天一点一点地修除每次修除后的表面涂以润滑剂。修除胼胝时如果出现疼痛或出血提示伤及正常医院处理。鸡眼应请专科医生治疗患者不要自己修剪更不要随便使用偏方外敷。
四、保持皮肤润滑
糖尿病患者由于自主神经病变出汗减少足部皮肤干燥特别是足跟部容易出现皮裂并可进一步形成溃疡继发感染。每天可涂抹羊脂或植物油类润滑剂并轻柔而充分地按摩皮肤。如为汗脚出汗过多易致真菌感染可用医用乙醇擦拭足趾缝间在洗脚时可于洗脚水中加少许醋液因为酸性环境不利于真菌生长。
五、选择合适的鞋袜
选用鞋子应够长、够宽、够深给双足以宽松的空间透气且有一定的抗击外力的作用。质地宜平滑、柔软以牛皮鞋及布鞋为宜。不要穿高跟、尖头、硬皮及塑料鞋还要经常检查并取出鞋内可能存在的异物。袜子应选择棉质地和羊毛质地为好既吸汗又透气。袜子不要太大不要穿有松紧带的袜子。每日换洗不要穿有补丁或破口的袜子以防脚的压力不均影响血液循环。
六、预防足部意外受伤
由于糖尿病患者高血糖会造成全身周围神经、微循环和血管病变这种变化在足部也会不可避免地发生。周围神经病变会导致足部的皮肤感觉异常、肌肉萎缩、皮肤干燥和汗液分泌异常使足部的防御功能下降形成无知觉足使足部保护性反射丧失易受到各种创伤。应严禁赤足行走除在早晚起床时可以使用拖鞋外平时不要穿拖鞋最好不穿凉鞋禁用热水袋、电热毯、火炉以免烫伤足凉时可多穿一双袜子睡觉时可穿棉质护脚套以免足部冻伤。还要尽量避免修脚以减少足部受伤的几率。
七、改善足部血液循环
长期卧床注意变换体位尤其双下肢多做屈伸运动并经常抬高下肢以促进静脉回流;足部按摩每日数次动作轻柔应从趾尖开始向上按摩促进患肢血液管、神经病变发生的有效手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