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清

图:来源网络

一年四季,门诊上总不断有丹毒患者前来就诊。

丹毒——怎么引起的?该如何治疗?怎样才能预防?且听下面分解!

01

一、了解病因

顾名思义,因为皮肤发红,色如涂丹,压之可褪色。又是以溶血性链球菌为主要致病菌,侵犯皮内网状淋巴管,导致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发生感染的一类急性炎症,故曰“丹毒”。发病时皮温增高、疼痛剧烈,感染呈弥漫性扩散,病情严重时会出现乏力、发热等全身炎症性反应。由于好发于下肢,又俗称“流火”。

高龄老人、体弱多病者、长期行动不便者、有糖尿病、手足癣、等基础病史者,血管微循环差,容易发作,并且导致淋巴管阻塞以及淋巴液瘀滞,引发局部水肿,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象皮腿”。

冬季寒冷,户外运动减少,大家都习惯于“猫冬”,下肢循环和回流较差。至冬末春初,时节交替,机体免疫力下降,一旦出现皮肤破损或足癣、甲沟炎等,菌素通过皮肤或黏膜的细微破损处乘虚而入,引起发病。

另一个多发时节是即将来临的炎夏暑湿之际,天气炎热,湿度大,皮肤汗液多且黏腻,适宜引起足癣的细菌迅速繁衍,再加上蚊虫叮咬,极易引发丹毒,不可不防。

丹毒好发于头面部和下肢,这与人们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发生于下肢的,尤以胫前多见,多因足癣致病。颜面丹毒多由于挖鼻孔、掏耳朵等不良行为习惯,引发鼻、咽、耳等处的局部病灶而致病。

02

二、控制感染

1

抗生素治疗。

2

抬高患肢30°一40°,着宽松柔软的内衣,充分暴露患处并保持局部清洁,破溃处及时换药,避免二次感染,勿因瘙痒抓挠患处。

3

无热量的脉冲短波:可使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速.组织的供氧和营养供给加强,使得局部代谢营养改善,渗出物清除加快,减少局部刺激现象,消肿止痛,有利于炎症的消散。

4

紫外线照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以波长为--纳米(nm)为最佳。第1次根据患者部位及对紫外线敏感程度给予中强红斑量12--20生物剂量(EMD)。以后根据红斑量每日酌加1-3个EMD,其作用是:加快因照射而形成的红斑区血夜循环,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肉芽组织再生及渗液的吸收,加速伤口愈合

5

治疗次序:先做脉冲短波,后做紫外线;次日治疗前观察皮肤红斑反应,再定紫外线剂量。

03

三、预防为主

丹毒经及时正规的治疗可基本治愈,但复发率较高,因此,丹毒治愈后的预防复发比治疗本身更重要。

1

临床上凡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营养不良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因为多重用药,导致起效慢,疗程长。因此应严格控制血糖,加强基础病管理,积极去除诱发因素如足癣、甲沟炎等。

2

保持皮肤干净清洁,勤洗澡、勤更衣、勤晒被褥。健康的皮肤对病菌有阻挡和杀灭作用,不为病菌的滋生提供温床和养料。

3

室内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且温湿度适宜。

4

饮食宜清淡,少吃辛辣、荤腥、油腻油炸食品,以新鲜蔬菜、水果为主.多饮水。

5

适当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祛除患病内因。

温馨提示

做好丹毒的预防和治疗,安度盛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vhrw.com//mjcczl/1267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