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趾甲沟炎专科治疗医院 >> 趾甲沟炎症状 >> 婴儿出生天,必须要知道的60条护理
科学育儿
是每个新手妈妈需要学习的
育儿知识
新生儿出生的第一年
是爸爸妈妈最忙碌的一年
再加上很多都是新手爸妈
很多时候会手忙脚乱
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
今天给大家分享60个护理知识退烧贴不管用,可以泡温水浴,适当提高环境温度并减少衣物;
宝宝体温超过38.5度才服用退烧药,如果在38.5度时状态活跃也可以不用药。能吃的退烧药成分只有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体内水分充足更有利于退烧,发烧时应少量多次给宝宝喝水,3岁内不建议捂热出汗方式,容易造成脱水。
宝宝发生热性惊厥,应轻轻扶住宝宝侧躺,静静等待惊厥过去。
生苹果可以缓解宝宝便秘,熟苹果泥可以缓解宝宝腹泻。宝宝腹泻时不要喝鸡汤、果汁,这种高脂肪、高糖的食物,会加重宝宝的脱水症状。
宝宝拉肚子了,一定要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不要给宝宝喝自制的糖盐水。
普通感冒喝流行性感冒,最明显区别在于精神状态喝发热程度。普通感冒虽然有发烧、流鼻涕、咳嗽等症状,但宝宝精神一般良好;流行性感冒则会引起谨慎萎靡不振。
湿疹不是“湿”导致的,而是因为皮肤干燥缺水引起的。60%的湿疹,都能用润肤霜治好。严重的湿疹,要配合激素膏使用。
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不是按疾病轻重分类的,部分疫苗免费,如果条件允许,建议都接种。微量元素检查,不是%准确。不要通过微量元素检查评价宝宝的营养状况。
辅食添加最早不早于4月龄,最晚不晚于8月龄。过早的添加辅食会增加肠胃负担,过晚的添加会减缓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抵抗力下降。
建议宝宝的第一口辅食是高铁米粉,一般吃一个星期左右,就可以添加蔬菜泥水果泥。
不要逼宝宝吃辅食,刚开始喂辅食时,要是用小勺子,给半勺或者更少的量就行。
可以先吃一点母乳,然后喂半勺辅食,最后再给宝宝吃些母乳或者配方奶进行过渡。在添加辅食2-3个月后,可以逐步过渡到大颗粒的食物,10个月左右就可以吃一些手指食物。
虽然添加辅食了,但6-12月龄宝宝,每天还是要保证-ml的奶量。
辅食添加在两顿奶之间,建议添加时间为上午10-11点,或者下午3-4点,可以根据宝宝自身情况合理调节。
每次添加新的辅食都需要观察2-3天,不过敏可以再换种辅食。
蔬菜和肉类需要煮熟后打成泥,再加到米糊中就可以了;水果可以直接打成泥食用,也可以蒸熟后再打成泥食用。搅拌工具建议毛料理棒,打少量食物不浪费;不推荐买料理机,用量多比较浪费,但可以买一些辅食格进行冷冻。
不要给宝宝喝蔬菜水,其实没有营养,也不要喝果汁,果汁里的糖分会增加患龋齿的风险。
不要给宝宝吃过多的菠菜,菠菜中的草酸会影响钙离子和锂离子的吸收,导致缺钙或缺锌。而且还容易导致腹泻。
不要给宝宝空腹吃番茄,容易与胃酸反应生成结石,造成胃胀和疼痛。
不要给宝宝吃过多的胡萝卜,会导致皮肤发黄,严重的还会伴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不要添加糖和盐等调味品,糖会增加龋齿风险,盐不仅会造成肾脏负担,还会影响宝宝的饮食习惯。
如果辅食是以蔬菜,谷物,水果为主的话,可以在米糊或粥里添加0-10g亚麻籽油(紫苏油或核桃油),换着吃。
一岁内宝宝不能吃蜂蜜,蛋清,腌制品,豆浆,牛奶,海鲜等。
不要给宝宝吃含汞高的鱼类,比如剑鱼,罗非鱼,鲶鱼等。
宝宝餐前餐后1小时内,不要吃水果。辅食添加1个月后,无过敏情况,可以酌情添加肉类辅食。
泡米粉的水温60度左右最佳,先放米粉后放水,可控制稀稠度,一般米糊和蔬果泥的比例量是3:1。
建议1岁半内的宝宝,把菜,肉和主食混在一起吃,而不是一勺肉泥,一勺菜泥这样喂,容易造成宝宝挑食。
0-6个月内的母乳宝宝,不需要额外喝水,但每次吃奶后喝一两口温水清洗口腔奶渍是没问题的。
冷冻的母乳会破坏掉其中的某些活性物质,如果在短期内使用到的母乳,建议冷藏存放。即使是冷冻过的母乳,营养仍优于配方奶。当天吸的不同次的奶,可以混在同一容器,但新吸出来的奶要冷藏至少一个小时,才能倒入先前的奶,同温度的奶才可以混合,但不同天吸的母乳,建议分开储存。
下奶食物:黄花菜,藕,豌豆,海带,公鸡,鲫鱼,花生,茭白,木瓜,牡蛎等。
回奶食物:香椿,巧克力,鸡肝,豆角,乳鸽,生山楂,柚子等。
奶粉不是越浓越好,因为宝宝还小,肠胃功能发育不完善,喝过浓的奶粉会出现便秘,消化不良等表现,反而营养不良。
奶粉不要用开水冲调,应该晾至70度后冲调,冲调好的奶粉,冷却至38-40度后饮用,若2小时内未饮用就该倒掉。鱼油和鱼肝油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物质。(祥见下文)
婴幼儿宝宝到底要补哪些?忌盲补!不坑娃!
给宝宝补充维生素C,并不能减少感冒的机率,但可以缓解感冒。
维生素能促进钙的吸收,如果宝宝体内没有足够的维生素D,即使大量补钙也是无效的。
宝宝频繁摇头不一定是缺钙,也有可能是前庭功能发育不成熟,或者湿疹等一些不舒服的环境引起的。
哄睡,哭闹时摇晃,可能会造成“婴儿摇晃综合症”,对孩子造成伤害。1岁内的宝宝喜欢啃各种东西,是口欲期的正常表现,不要可以阻止,不能可能会导致口欲期延长。当发现宝宝因为啃东西而造成牙齿发育不良时,就需要干预了。
安抚奶嘴的正确使用年龄是6个月-2岁,减少使用频率,逐渐戒掉。3岁以上还使用安抚奶嘴属于不良习惯,就会对口腔发育有影响。
注意分辨宝宝鼻涕颜色:
透明鼻涕:感冒初期,过敏性鼻炎;
乳白色鼻涕:感冒中后期,鼻窦炎;
黄色鼻涕:预示着细菌,病菌感染在升级;
绿色鼻涕:预示着致病菌过于强大;
红色鼻涕:鼻外伤,炎症,异物堵塞,以及维生素C和K缺乏症;
黑色鼻涕:吸入粉尘或煤灰;
肠绞痛一般会在出生3周左右开始,每周发作至少3次,3个月左右逐渐好转。喂完奶记得拍嗝。
新生儿黄疸应该多喝多排,适当晒太阳。上午和下午各10分钟左右。记得给宝宝勤剪指甲,指甲两侧的角不能剪的太深,否则容易引发甲沟炎。
宝宝从生下来就应该每天清洁口腔。出牙前可以用纱布清洗,长牙后用手指牙刷过渡到硅胶牙刷,最后到超细软毛刷,长出1颗并排牙后就可以用牙线。
宝宝的衣物,鞋,袜的颜色要尽量浅淡,过于鲜艳的面料多半含有甲醛等有害物质。
小宝宝的袜子可以反穿,避免线头缠绕宝宝的脚趾。
伞车不适合2岁以内的宝宝,无法给小宝宝的头部和脊椎强力支撑,容易导致脊椎变形。宝宝皮肤薄,容易干燥,沐浴露(或洗发水)一周使用1-2次即可,洗澡频率夏天1-2天/次,冬天2-3天/次,每次不超过10分钟。
为了避免宝宝洗澡着凉,一定要先给宝宝洗头,稍擦干后,再洗身上,将全身擦干后再抱宝宝出浴室。
45天可以训练宝宝抬头和俯卧,每次不超10秒。5个月可以训练宝宝坐,8个月可以训练爬行,11个月可以训练走路,不要用学步车或学步带。
判断宝宝是冷是热,要摸宝宝的后颈部或背部,不要仅摸小手小脚。
0-3月龄:每天睡14-18小时,白天小睡3-5次,夜奶次数2-3次。
3-6月龄:每天睡14-15小时,白天小睡3次,夜奶次数1-2次。6-12月龄:每天睡眠14-15小时,白天小睡2次,夜奶次数0-1次。1-2岁:每天睡眠时间13-14小时,白天小睡1-2次,夜奶次数0-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