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趾甲沟炎专科治疗医院 >> 趾甲沟炎预防 >> 痛到想吧手指都剁了这个习惯很多人都有,
相信大家都试过一个经历,
就是手指上长倒刺,
而且我们总会忍不住去撕它,
然后那个酸爽啊!!
大人可能还可以忍住不去撕它,但是小孩则没有这个概念,可能有意无意都会弄到那些倒刺,这样就导致小孩不舒服而哭闹了。
但一个年仅4岁的女孩
就因为这个简单的
“拔倒刺”动作,
面临截肢!
年仅4岁的女孩手上长起了倒刺,爷爷奶奶拔倒刺时不小心弄伤了其手指,孩子一直叫疼,爷爷奶奶便简单地包扎了下。原本以为几天就好了,却没想到,女孩手指竟发黑肿大。
后来家医院就诊,当女孩伸出左手时,在场医务人员都吃了一惊。左手中指明显肿大,末端被不明质地的材料包裹,整体发黑。
“一开始我们还以为是创可贴,后来询问下来了解到,孩子手上的倒刺被撕扯破了,家人随手扯了一块布包住伤口,这才出了问题。”
骨科医生介绍:“因为布条裹得太紧,孩子的伤口有明显的勒痕。这根手指末端因为包扎过紧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出现缺血性坏死,很有可能需要截指。”
医生遗憾地表示,“孩子左手中指的末节肯定保不住了,第二节手指的坏死部分现在还不是很确定,我们再观察一段时间,争取保住第二节手指。”
总结下来就是
长倒刺事儿小,
但处理不当很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
那么关于倒刺的一些事
你又知道多少呢?
下面科学妹儿带你了解一下吧!
我们为什么会长倒刺长倒刺的主要原因,根据人群有所不同。
儿童长倒刺的原因,主要是微量元素缺乏,如果长时间不能愈合,那首先考虑是缺乏维C或B6的表现。另外,儿童抓咬手指的习惯也容易促使倒刺生长。
而对于成人,只要正常进食,一般不会出现维生素缺乏性疾病。因此生长倒刺的原因,多是由于局部皮肤干燥和用水过多。
尤其是女性,洗碗、洗衣服的频率一般高于男性,在做家务或劳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手部摩擦,长期接触肥皂、洗洁精等碱性用品,都会大大增加长倒刺的可能性。
当然,手指甲周围长倒刺,还有可能与肝损伤、脾胃不适有关。因此,朱医生提醒,如果在长倒刺的同时身体伴有其它不适,建议及时就医。
倒刺究竟是怎么回事儿既然大家都有可能长倒刺,那倒刺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
我们先来看看,到底什么是倒刺:
倒刺:就是手指甲两侧和下端因干裂而翘起的小片表皮,它的形状像刺,撕还会痛。倒刺的学名叫做“甲周倒刺”,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甲周皮肤问题。指甲端的角质层相对较厚,皮脂的保湿和滋润度都偏少,一旦缺水,或是角化过度,就容易造成角质层凋亡、干燥,形成裂纹。微小的裂纹被摩擦增大,就成了我们看到的倒刺、脱皮。
长了倒刺该怎么处理
那么,如果真的长了倒刺,
你通常会怎么做?
撕?扯?咬?或是直接剪掉?
特别提醒,以上方法都不对。
因为倒刺与皮下组织是连在一起的,直接用手撕扯很容易引起皮肤创口扩大,指甲破损,导致局部皮肤红肿、疼痛,甚至感染、化脓。而如果直接将干燥的倒刺剪掉,很可能使皮肤形成微小的撕裂,导致出现更多的倒刺。
所以,最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先将长有倒刺的手指在温水里浸泡5分钟左右,等到指甲和周围的皮肤变柔软后,再用锋利干净的指甲刀从倒刺根部整齐地剪掉。
最后,在手上涂抹一层护手霜、身体乳、或者是带有滋润作用的软膏,效果会更好。
当然,如果担心感染,可以事先用酒精给指头消消毒。
也许你会说,既然处理不当会有那么多危害,那不处理可以么?
倒刺虽小,但如果不做任何处理,在无意中被刮伤的几率还是很大,仍然有引起炎症的风险。如果被细菌、真菌感染,还很容易形成甲沟炎,所以建议还是及早进行正确处理。
得了甲沟炎怎么办那要是不小心,将普通倒刺发展成了甲沟炎,又该怎么办呢?
甲沟炎一般分为轻度和重度两种,根据炎症情况有不同的治疗方式:
轻度甲沟炎:建议涂抹消炎药膏,如百多邦、红霉素或夫西地酸等,一般短时间可以治愈。重度甲沟炎:甲沟炎的炎症越重,越容易反复发病,甚至发展为长时间不能痊愈的慢性甲沟炎。因此,这医院就诊,可能会涉及到做切开、引流类小手术。我们该怎样预防倒刺
其实倒刺也是可以预防的,至少做到以下几点,可以大大减少生长倒刺的几率:
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碱性用品建议平时尽量少用肥皂、洗洁精等碱性用品。
如果一定要用,在对乳胶不过敏的情况下,可以戴上乳胶手套,避免直接接触。不过,医生提醒如果戴乳胶手套的时间过长,容易导致局部皮肤不透气。所以,建议长时间使用时先戴上棉手套,再戴乳胶手套。
注意手部护理平时多注意手部保护,常擦护手霜。
尤其是在洗手后,记得涂抹一层乳、霜或是滋润型软膏,皮肤干燥的可以选择含油脂较多的护肤品,有滋润、锁水、抗角化的作用最佳。
保持均衡饮食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均衡饮食即可。
可适当多吃一些豆制品、蔬菜水果、牛奶鸡蛋等,多多补充微量元素。
所以,如果真的长了倒刺,不要忧伤,不要着急,拿盆温水,温柔对待~责编:许宁
校对:果果
总编:一君
来源:综合网络
赞赏
长按儿童白癜风能治得好吗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jvhrw.com//mjccwh/8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