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趾甲沟炎专科治疗医院 >> 趾甲沟炎预防 >> 气温升高,贪凉告诉你如何正确的夏季养生
时值初夏,气温逐渐升高,
已经让人感受到了夏的热情。
在大街小巷,
处处可见穿着清凉的年轻人,
冷饮、冰淇淋等也开始热销。
福林园中医养生院理疗师提醒,虽然天气渐热,但切忌把初夏当作盛夏过,尤其是老人和孩子,不可骤减衣服,贪图冷饮、凉食。
夏季养生关键防暑祛湿
《黄帝内经》在描述夏季特点时这样写道:“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意思是说,在夏天的三个月里,天阳下济,地热上蒸,天地之气上下交合,各种植物都开花结果了,所以是万物繁荣秀丽的季节。
在一年四季中,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此时也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旺盛,并且活跃于机体表面。为适应炎热的气候,皮肤毛孔开泄,使汗液排出,通过出汗调节体温,适应暑热的气候。
那么,夏天应该如何养生呢?福林园中医养生院理疗师提醒,夏季养生最基本的原则是,在盛夏防暑邪,在长夏防湿邪,同时又要注意保护人体阳气,防止因避暑而过分贪凉,伤害了体内的阳气。《黄帝内经》中指出,要“春夏养阳”,就是说,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要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
暑为夏季的主气,为火热之气所化,独发于夏季。中医认为,暑为阳邪,其性升散,容易耗气伤津。暑邪侵入人体时,常常会出汗,出汗过多会导致体液减少,也就是中医所说的“津伤”,会出现口渴嗜水、唇干口燥、大便干结、尿液发黄等现象。
湿为长夏之主气,尤其是沿海城市的夏季,天气比较潮湿。人们所说的湿病也多见于这个季节。在这个季节里,空气湿度最大,加之或因外伤暴露,或因汗出沾衣,或因涉水淋雨,或因居处潮湿,以至感受湿邪而发病。
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好伤人体阳气。因其性重浊粘滞,故易阻遏气机,病多缠绵难愈。不仅如此,湿邪也容易伤脾阳,因为脾性喜燥而恶湿,一旦脾阳为湿邪所遏,则可能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而气机不畅,出现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稀溏、四肢不温等症状。尤其是脾气升降失合后,水液随之滞留,容易出现水肿,眼睛下面出现卧蚕等。
由于湿的形成往往与地之湿气上蒸有关,故其伤人也多从下部开始,临床常见的下肢溃疡、湿性脚气、带下等症往往都与湿邪有关。
炎炎夏日更要护阳
中医讲究要“防因暑取凉”,这是告诫人们,在炎热的夏天,要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正如《黄帝内经》里所说“春夏养阳”。那么,在夏天该如何保护阳气呢?
理疗师提醒,不能只顾眼前舒服,过于避热趋凉,如在露天乘凉过夜,或饮冷无度,致使中气内虚,从而导致暑热与风寒之邪乘虚而入。乘凉时要注意腹部保暖,以前,不少人喜欢穿“兜肚”,其实是很符合养生之道的。
《养老寿亲书》里写到,“夏日天暑地热,若檐下过道,穿隙破窗,皆不可乘凉,以防贼风中入。”《摄生消息论》也指出,“不得于星月下露卧,兼使睡着,使人扇风取凉。”这些都是宝贵的养生经验。夏季养生,古人之所以提出保养阳气,关键原因在于暑热外蒸,汗液大泄,毛孔开放,这样机体最易受风寒湿邪侵袭。
其次要谨防冷气病。冷气病,即人们久处冷气环境下工作和生活时所患的疾病,轻者面部神经痛、下肢酸痛、乏力、头痛、腰痛、感冒和不同程度的胃肠病等,重者会出现皮肤病和心血管疾病,老年人症状往往会更加明显。
因此,在炎热的夏季,不要总呆在空调房里,室内温度不要过低,以防冷气病。
初夏时节不宜贪凉
初夏时节,天气多变,尤其是在胶东沿海城市,早晚温差较大,白天气温攀升而夜里凉风习习。不少怕热的年轻人已迫不及待地穿上了露脐装和露趾凉鞋,有的人甚至开始使用制冷设备。于是,热伤风、感冒等开始侵袭“贪凉一族”。
理疗师建议,对于偏瘦的年轻人来说,由于脐部脂肪组织较少,皮肤、筋膜和腹膜直接相连,寒气和湿气很容易从脐部进入体内。加上气温变化,早晚偏凉,早早穿上露脐装特别容易受寒。
此外,这个季节要注意脚部的保暖。因为脚距离心脏最远,供血最差,脚部脂肪层薄,保温差,极易受寒。脚部一旦受凉,就会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内毛细血管收缩,使抵抗力下降,潜伏在鼻咽部的病毒、细菌会乘虚而入,引起感冒等多种疾病。
按摩止泻穴可缓解腹泻
在夏季,不少人容易发生腹泻。中医认为,一般情况下,腹泻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导致腹泻发病较急,但病程很短,通常是由于夏季天气炎热、饮食不当等原因引起,内伤所致的腹泻往往持续时间较长。
理疗师表示,发生腹泻时,可通过穴位按摩来缓解。此外,饮食上也要多注意补充水分,清淡饮食。
肚脐旁两寸处各有一个“止泻穴”,也就是天枢穴,拉肚子时可自行做穴位按摩,以缓解腹泻症状。具体方法为:排便后,取坐位或仰卧位,用食指和中指的指端,慢慢深压住肚脐左右两边的天枢穴,约10分钟。一般按压一次可以缓解腹泻,使大便成形。
趾甲常往肉里长怎么办?
张女士:我儿子今年21岁,平时他大脚趾的趾甲经常长到肉里面,疼痛难忍,严重的时候甚至影响走路。问诊得知这是甲沟炎,曾尝试过修脚,但是时间长了,趾甲还是会长到肉里边,请问这种情况如何调理呢?
理疗师:甲沟炎在年轻人群中比较常见。在中医里,肝与趾甲相关,脾与肌肉相关,趾甲长在了肉里,称为肝克脾。所以,单纯解决趾甲的问题远远不够,没有找到病因,祛除根本。
患有甲沟炎的人往往会肝郁气滞、脾胃不和,要想从根本上调理,需疏肝理气、健脾和胃。肝气宣泄,脾胃协调。在福林园中医养生院的理疗项目中,疏肝利胆和脾胃保养就可以达到理想效果。
保养肠胃莫贪凉
随着气温的上升,一部分人因贪吃冰淇淋等冷饮而诱发急性胃肠炎。
福林园中医养生院理疗师提醒大家,随着气温逐渐升高,人体免疫机能有所下降,病菌易感性增强,造成肠胃抗病能力减弱。对儿童及慢性病、胃肠不佳的人群而言,脾胃功能更是相对较弱。
要想平安度过夏天,饮食应以清淡为主,注意营养均衡;不要贪吃冷饮;每餐不宜吃得过饱,以免造成胃肠负担过重。
此外,初夏也是颈腰椎病的高发期,不少人早上起床后会出现颈部或腰背部酸痛症状,并逐渐加重,这可能是夜间开窗纳凉、过早睡凉席、开空调所致。理疗师给出提醒,初夏时节,睡觉时需注意颈部、腰部保暖,不要过早地换上凉席。
来源:威海晚报
掌上威海威海网旗下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最好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