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趾甲沟炎专科治疗医院 >> 趾甲沟炎预防 >> 糖尿病友为何易患皮肤病如何预防
糖尿病病人特征是血糖过高及尿糖,临床上出现多尿、多饮、多食、疲乏、消瘦等症候群。由于糖、脂肪、蛋白质代谢呈平衡状态,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抗病能力减弱。尤其是皮肤各种微生物的屏障作用降低,出汗后皮肤潮湿有利于细菌的繁殖、生长,很容易继发毛囊炎、疖肿、痈及皮肤溃疡。一旦气温升高,皮肤湿润,又有利于真菌的感染,易患体肌癣、足癣、指(趾)甲癣和念菌感染性甲沟炎。
轻型患者多肥胖、易出汗,血糖、尿糖及机体组织中糖含量增高,常可伴发间擦性皮炎及顽固性皮肤瘙痒症。由于尿糖刺激,容易导致女性阴症等。重型患者多消瘦且皮肤干燥,亦可因糖代谢紊乱引起皮肤瘙痒症。
因此,糖尿病患先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有效地控制血糖。平时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地治疗伴发的皮肤感染,控制感染灶,以免糖尿病病情发展和加重。
糖尿病,很多人都不陌生,几乎每个人身边都有患糖尿病的亲朋好友,多数人也都知道“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但“三多一少”是严重糖尿病患者才出现的症状,而早期患者或许仅表现为皮肤瘙痒。据悉约7%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全身或局限性皮肤瘙痒,因为糖尿病患者体内过高的糖分会随着汗液排出,并刺激皮肤或因皮肤含糖量增高、乳酸增加,致使皮肤长期处于慢性脱水状态,出汗减少,皮肤过度干燥而瘙痒。
糖友易得六种皮肤病
1皮肤感染糖尿病发病的时候,病人的血糖升高,皮肤组织的糖原含量也增高,这样就给霉菌,细菌的感染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有1/3的糖尿病病人,并发有皮肤感染。例如毛囊炎,脓疱病和痈等细菌感染。糖尿病患者在口腔部位经常出现“鹅口疮”。
鹅口疮是一种称为“念珠菌”的霉菌感染引起的。念珠菌感染还可以发生在指甲,男性的外生殖器龟头。皮肤上的癣病也是由于霉菌感染造成的。糖尿病病人容易发生手癣,体癣,股癣,足癣等癣病。
2皮肤瘙痒糖尿病病人合并有皮肤瘙痒症状的,占病人的1/5。这种瘙痒是一种全身性的,而且非常顽固。在糖尿病的早期,这种瘙痒症状非常多见。当病人经过治疗,病情有明显缓解的时候,皮肤瘙痒也可能逐步消失。
3感觉异常有1/10的糖尿病病人,患有周围神经的病变。例如感觉异常,包括有皮肤麻木,针刺感,疼痛或灼痛感等,特别是病人的足部,更容易发生感觉异常。所以有些病人在没有发现糖尿病以前,经常先到皮肤科检查。
4糖尿病性大疱病糖尿病性大疱病是一种发生于患者手脚处的皮肤并发症。这种水疱突然发生,反复出现却没有任何自觉症状。水疱大小不等,疱壁薄,疱内是澄清的液体,疱的外边也没有红晕。一般经过数周可以自愈,或者消退后在皮上遗留有色素沉着。这种大疱病往往发生在糖尿病病程长,全身状况差并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身上,所以病人的预后差,甚至可导致病人死亡。
5糖尿病性黄瘤糖尿病性黄瘤是膝,肘,背部或臀部的皮肤上,突然出现成群从米粒到黄豆粒大小的黄色丘疹或小疙瘩(医学上称为“结节”)。这种黄瘤表面有光泽,一般没有瘙痒等自觉症状,摸起来略比周围的皮肤硬。
6糖尿病性皮疹这种皮肤改变,发生在小腿前面。开始的时候是圆形或卵圆形暗红色的丘疹,直径只有0.3厘米左右。这种丘疹有的分散存在,有的则群集在一起,表面上有皮屑。皮疹消退以后,皮肤上会出现局部萎缩或色素沉着。
健康支招:糖友如何防皮肤瘙痒
糖尿病患者想要预防皮肤瘙痒,首先是要控制糖尿病,控制好血糖。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好,由于葡萄糖毒性作用导致的周围神经病变还可导致末梢部位的皮肤感觉异常。一旦周围神经病变形成,即使血糖控制得很好,也会有痒的感觉,这时可进行对症治疗。周围神经病变会导致感觉过敏(即放大痒的感觉),同时痛的感觉迟钝和消失。因此,在痒的时候拼命抓,皮肤抓破了自己没有感觉,很容易感染。如果感染向纵深发展,造成肢端的坏疽,最终会导致截肢。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慎用空气加湿器。潮湿的空气会加重关节炎、糖尿病的病情,故一般不建议该类病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