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趾甲往肉里长”的甲沟炎,毛病虽不大,却也能让人“痛不欲生”。资深甲病主刀医生以本号小编为案例,述说“拯救趾甲大作战”。

撰文/温广东(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

编辑/刘昭新媒体编辑/房永珍

文章开始前,小编先介绍下背景:

前一阵,小编经历了时常“瘸腿”的几个月,原因很微小,但却属于难言之隐——甲沟炎。

相信不少人都有跟小编一样的苦恼,那就是脚趾甲的两侧会“长到肉里”。以前都是自己用指甲刀剪掉,这回一不小心感染了,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左脚大脚趾趾甲两侧的皮肤都出现了化脓、组织增生,大脚趾时常“肿成球”,肿到一定程度还会“飙血”,场面十分刺激。在八通线早晚高峰中,一不小心被人踩一下,那感觉,简直不能再酸爽。

在经历了几个月与脚趾的斗争后,小编终于服输——实在是太疼了,超出了自己的极限……医院找医生求助。

原本已经做好了“拔掉趾甲”的心理准备(这个就心理斗争了好几天),却发现现实远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可怕,所以这也提醒了我们,有问题还是要找专家,千万别自己慎着……很多时候能少受很多罪。

主治医生给小编进行了局麻,然后剪掉了两侧嵌入皮肤里的部分趾甲,同时清除增生组织,在趾甲两侧各套上了一片无菌塑料管。

▲术中的小编

困扰了数月的问题迎刃而解,术后3-4天,小编已能正常走路。在之后与大夫的沟通中,发现小小的趾甲原来还真是有着大学问,并且很多人都存在着跟小编一样的误区,把小毛病养成了大问题。于是,小编特意邀请自己的主治医生,给大家带来一篇关于“趾甲”的文章。希望大家都能以小编为戒,善待自己的趾甲。

专家简介

温广东

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

笔者出门诊的时候,每天总有几个饱受甲沟炎和嵌甲困扰的患者前来就诊。小小的趾甲一旦惹上甲沟炎,不仅常人痛苦万分、难以忍受,国际巨星也不能幸免。孙杨就曾在自己的微博中感慨过甲沟炎的痛苦。

甲沟炎是皮肤科常见病,指的是甲周围甲沟的炎症,表现为红、肿、热、痛,可伴有化脓。严重时甲板侧缘长入附近的软组织中,类似异物插入甲沟引起疼痛,称为嵌甲,常见于拇趾甲。

那么嵌甲是如何形成的?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修甲过短过深。此为最常见的原因,甲侧缘没有剪齐,剪得过短、过深、使趾甲像硬刺般刺向甲沟里的软组织。

穿鞋过紧。穿鞋不当、尖头高跟鞋等因素使趾甲侧缘受压迫而向甲沟软组织内生长,使嵌甲加重。

机械性损伤、碰撞、挤压等。

先天因素。甲的曲度和轴向易于发生嵌甲。

某些疾病导致。如甲真菌病、甲营养不良、厚甲症等。

职业。某些需要长期站立的工作者容易发生嵌甲。

得了嵌甲怎么办?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宽松的鞋子,并且要把鞋带系紧。如此才不会对趾甲造成挤压压迫。

其次我们要学会正确修剪指(趾)甲的方法,远端甲缘应修剪成方形且两侧要高于甲周围皮肤,避免修剪成弧形或“v”形,使新生甲板两侧长入周围组织。

如果已经嵌甲严重,无法修剪咋办?医院皮肤科或者手足外科了。

既往对于嵌入严重者,需先行局部阻滞麻醉,拔甲,并将部分两侧甲根组织彻底刮除,光看文字描述,就感到很痛了。

幸运得是,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目前可以采用一些巧妙的方法将甲与甲侧缘分离,痛苦小,疗效好。套管引流法是其中一种行之有效且痛苦较少的方法。具体方法是在局麻下,将一段沿纵轴剪开的无菌塑料管包裹患侧甲缘,从而分离甲缘与甲沟伤口,加快伤口愈合。随着甲板逐渐长出皮肤,将套管逐渐修剪掉即可。日后注意正确的修甲方法与穿鞋方式,可有效避免甲沟炎和嵌甲的复发。

▲这是小编的脚……拍摄于术后一周复查,温大夫诊断:恢复良好。

最后,祝愿广大受甲沟炎和嵌甲困扰的朋友们,早日摆脱烦恼,迎接更美好的生活!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科学加客户端

欢迎朋友圈转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jvhrw.com//mjccwh/1036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