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趾甲沟炎专科治疗医院 >> 趾甲沟炎护理 >> 靶向治疗后出现皮疹怎么办
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越来越受到广泛应用,单克隆抗体以及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有相似的皮肤不良反应谱,常见的表现包括干燥病(皮肤干燥)、瘙痒、脱屑、指甲/甲周改变(通常为甲沟炎)、毛发生长异常(通常表现为脱发、睫毛粗长或面部多毛)以及毛细血管扩张(通常表现为小血管的膨胀以及色素沉着),而丘疹脓疱型病变(即粉刺或痤疮样皮疹)是最常见的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60%-80%。皮疹主要分布于头面、颈部、后背和前胸部,患者因皮肤瘙痒不适,需予以处理,否则可能因抓挠出现感染。临床上,皮肤毒副反应不但会影响病人的外观、生活质量、心理状况以及对药物的依从性等,甚至有研究指出部分患者因不能耐受此等皮肤毒性而需要减药或停药。例如在IDEAL1试验中,有12%患者因皮疹而减少吉非替尼药量,更有14%患者因皮疹而停药。在全球性TRUST(TarcevaLungCancerSurvivalTreatmentStudy)研究中有71%患者因服用厄洛替尼而出现皮疹,虽然大部份(59%)为轻至中度的皮疹,但在95%因服用厄洛替尼出现副反应而需要减药的患者中,有65%是与皮肤毒性相关的。
从皮肤组织学分析,EGFR是在表皮的基底部表达,它有刺激表皮生长、控制细胞分化、抑制炎症并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抑制EGFR可抑制角蛋白细胞的生长、迁移及其趋化因子的表达,从而导致炎性细胞聚集,形成往后的皮肤损伤反应,产生脓丘疹、皮肤僵硬及甲周炎等皮肤毒性症状。
皮肤毒性诱发及加重与癌症种类、年龄、药物剂量、不同的药物、是否与与化疗联用、潜在基因变异及阳光照射等相关。
那如何应对靶向治疗后出现的皮疹呢?首先用药前行相关的健康教育,了解药物的可能副反应,减轻心理焦虑程度。并可以在用药前做到:1.每天保持身体清洁,定期滋润皮肤,积极治疗足癣。2.嘱患者减少日晒时间,注意避光。因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所致皮疹多属于光敏性皮疹,可致暴露于日光部分的皮疹更为严重。3.适当使用SPF30UVA和UVB的防晒用品。④尽量使用润肤剂或肥皂替代替品,预防或减少皮疹的发生。如果出现皮疹,也可按以下方法处理,医院行相关中、西医治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