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患有脚病,看了很多地方都看不好,花了不少钱不算,还常把我的脚弄得血淋淋的,走路都不好走,很痛苦。”近日,家住徐汇区华泾镇的王老伯向本报热线反映了他的烦心事,在老人的述说中,记者得知最终“终结”老人脚病痛苦的是全国劳模郏芬芬扦脚服务部。“现在门店很少了,真心希望劳模的技艺能够传承、发扬下去。”老人呼吁道。经过走访,记者发现沪上现存两家以郏芬芬命名的扦脚门店,由郏芬芬的徒弟主营打理。采访中,劳模郏芬芬本人已年近七旬,因身体患病,她多年前开始“退居二线”。现在,郏芬芬的徒弟们年纪也都不小了,曾经最红火时的6家门店,因人员年龄、技艺传承、租金上涨等诸多因素,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小小服务部坐满老顾客走进黄浦区新闸路号的长新大楼,“郏芬芬扦脚服务部”设在一楼的一个单间里,不大的房间里,靠墙一字排开六张单人沙发,坐满了前来看脚病的市民,有的在泡脚,有的在扦脚。而搁脚板凳的另一侧,放着工具包和一组修脚刀,两位技师正手脚麻利地忙碌着。正在扦脚的周老伯今年80岁,家住徐家汇路,每隔一段时间,他和老伴会相伴而来扦脚,已有4年多。“我们老年人容易生甲沟炎、老茧,以前我们也到小区附近的店铺去看过,都弄不好,还很痛苦。”周老伯坦言,即使这里离家有些路程,但他们一直都会来。一旁的张先生也是门店多年的老顾客,“当时我的脚趾痛得无法走路,医院也看过,后来还是同事推荐了这里,没想到一个疗程就治好了甲沟炎。”家住浦东的张先生说,每次来时看见这家店还开着,他很是欣慰,希望劳模开的店,能够一直开下去。退居二线门店交付徒弟“店里现在有6个人,分两班工作,从早上8点半服务到晚上8点半。他们都是我的徒弟,大多都五十多岁,最年轻的也四十出头了。”郏芬芬有些感慨地说,她今年已经69岁了,几年前,因身体患病,她无法继续从事脚病医治——这个她做了一辈子的事业。目前,新闸路门店的经营主要由徒弟和自己的家人一起打理,北京西路门店由徒弟单独打理。记者注意到,墙上的价目表中,扦脚、括脚、捏脚等服务都是每位40元,和一般足浴店动辄上百元或几百元的收费,相差较多。“来我们这里的都是老顾客,而且以老年人居多,尽管这些年,房租、材料费、药费、水电煤等一直都在涨价,但我们价格没有涨多少,每四年涨五块钱,这样老年人也能承受。”郏芬芬的老伴王老伯坦言。最火的时候曾开6家门店郏芬芬是上海的第一代修脚女工,国家级高级技师,也是全国劳模。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她进入原大观园浴室工作,多年的悉心服务,钻研技术,练就了医疗脚病的高超技艺,甲沟炎、嵌趾、鸡眼等脚病在她手下“刀来病去”。令人折服的不仅仅是郏芬芬那精妙绝伦的技艺,还有她那份乐于奉献的精神——时常在下班后义务为患者服务,上门为老人服务,还四处求方,自费研制出治疗湿气、指甲增生、肉刺手、手脚开裂等病症的秘方。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郏芬芬所在的大都市总公司成立门诊部,将“郏芬芬”作为品牌正式挂牌。之后,郏芬芬承包门诊部,最红火的时候有6家门店,位于浦东、长宁、普陀、宝山等区。希望更多年轻人传承技艺“做这一行,真的非常辛苦,能坚持下来的,也能学到一手真才实学的修脚技艺。”在郏芬芬看来,扦脚是一门手艺,其中也蕴藏着医道。和很多技艺一样,修脚手艺的传承也面临着少有年轻人愿意学、愿意坚持下去的境遇。“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来学习这门手艺,让更多的人摆脱脚病的痛苦,舒舒服服地走路。”郏芬芬感叹着说。现场,郏芬芬的一位徒弟说,当时郏芬芬在带教他们时,非常耐心和细致,小到死皮修剪,大到脚病医治,事无巨细、手把手地教他们。除了扦脚的技艺,更是将这份对专业的认真和热爱传递给了他们。如今,每个月为多个街道敬老院送扦脚服务的传统依然延续着,由郏芬芬的徒弟在自己的休息日轮流去敬老院为老人服务。
转载请注明:
http://www.jvhrw.com//mjccby/15642.html